一、2018年上半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做大做强特色优势。2018年上半年,卓筒井镇继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为打造“桃醉之乡”不懈奋斗。一是引进新品种桃果,增强卓筒井镇桃果的竞争力,目前万亩桃林、万亩橙海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二是投入600余万元,改造桃区风貌和提升桃区基础设施水平,新建生产与旅游便道8公里、旅游厕所5座,农副产品展示厅1个,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引导农旅融合发展。三是成功承办大英县首届乡村旅游节暨第二届桃花美食节,吸引游客30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达980余万元,提升群众人均收入600余元。四是抓住特色小城镇建设机遇,以“百镇建设行动”为契机,围绕“特色培育有基础、特色定位有准度、培育思路切实可行”地原则,积极申报省级特色小城镇,现已基本完成,下一步我们就积极申报国家级特色小城镇。
(二)抓好生态建设,稳步推进污染治理。一是成立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村级设立村级河长、巡查员、保洁员组织构架,同时制定《2018年卓筒井镇实施河长制工作计划》、《2018年河长制工作清单》,进一步落实责任主体。二是定期对河道内水葫芦、倒树、竹栅栏进行全面清理,捞大英河河面漂浮物约2吨,清理两岸垃圾约0.3吨,清理倒树、竹栅栏6处,维修河长制公示牌5块,清除各类“牛皮癣”124处。三是加大垃圾收运设施、设备的完善和管护力度,维修新增垃圾池挡板14个,加大了清运力度,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提高垃圾收集处置率。四是完善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治理机制,制定了保洁员管理制度,统一配备服装、清扫工具和清运车辆。
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落实党建工作责任
一是严格落实基层党委党建主体责任,班子成员党建工作“一岗双责”,半年来,组织召开4次党委会议,专题研究党建工作,制发《卓筒井镇2017年党建工作点评意见整改方案》、2018年党建工作思路和党建工作要点,镇党委同各班子成员和各村(社区)签订2018年党建工作责任书共计32份,层层压实职责,确保责任落实。二是加强党员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上半年新发展党员16名,完成年度目标94%。新吸收入党积极分子18名,进一步为基层组织建设注入新鲜血液。进一步健全村后备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和青年人才库建设,2018年从青年人才库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名。三是加强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充分利用“两学一做”“农民夜校”等教育平台,以“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专项活动为契机,通过集中组织学、领导下村授课学、外出考察学等方式,在全域内营造良好地学习氛围,同时积极组织村支部书记参加市县举办的培训班。四是强化感恩奋进教育。依托“四好”评比活动,充分调动老龄协会社会组织等“两新党支部”参与,在全域内组织专题宣传活动,同时把握建党97周年契机,举办“庆祝建党97周年大会”,在土地井村举办“大学习”主题党日活动,并组织镇机关党支部同成都流动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三、加快推进场镇建设,城乡风貌焕然一新
一是争取到紫堂街棚户区改造项目资金75万,于2018年3月动工,目前已竣工验收;二是做好公共租赁工作,目前已经入住5户,10户正在审核当中;三是狠抓镇域内在建工程安全工作。上半年共下发安全整改通知书4份,确保卓筒井镇建设项目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四是进一步规范农房建设手续,2018年上半年共规划审批改(扩)建房屋66户。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安全鉴定覆盖率达100%;五是大力开展土坯房整治工作。第一批完成了71户土坯房整治,共发放资金101.834万元;第二批正在拆除中。
三、脱贫攻坚稳步推进,精准施策掷地有声
一是“一超六有”情况。对已脱贫户908户1558人及拟脱贫户112户233人“一超六有”情况重点进行摸排,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建立台账,对存在问题户数及人数进行动态监管,并在年底验收前逐一解决,确保已脱贫户脱贫结果真实。二是贫困村“一低五有”情况。万马村2016年摘帽,该村通过“村集体+贫困户+农户”模式发展水产养殖,预计9月初取得收益,光伏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目前电费8000余元,全村所有主道路已全部硬化(8.7公里),配备文化室和村卫生室及1名常驻医生。蓄金村2017年摘帽,集体经济依托稻虾养殖与光伏发电发展壮大,道路硬化8.06公里(村道路4.38公里,社道路3.66公里),卫生室60平方米并配备3名村级医生,文化室两间共70平方米(书籍,运动、文化器材全部配备到位),通信网络实现全覆盖。2018年拟脱贫村土地井村卫生室、文化室、通信网络已全部完工,道路拓宽项目已纳入议程,集体经济通过秸秆还田配套设施收入2000余元,通过种兔产业收入2万余元,有序推进稻虾养殖项目。三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卓筒井镇充分遵循“政府主导、农户自愿、合理规划、严格质量”的原则,结合“五书一报告”。2018年,贫困群众16户37人纳入易地搬迁,第一批易地搬迁工程已全面开工。
四、扎实民生工程服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一是民生保障有效落实。截止6月底,卓筒井镇共有五保户88名,新增6名,共有特困人员174名,农村低保506户806人,其中新纳入困境儿童3人。共对46人次实施医疗救助,共计发放救助资金7.03万元,对51名生活临时困难的群众实施了临时救助,共计发放救助资金5.11万元。对5名孤儿实施救助,使他们的生活、学习得到保障。对275名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9.79万元;二是计生工作有序开展。截止6月底,全镇共出生婴儿218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9.5%;死亡180人,死亡率5.6‰;全镇已婚育龄妇女5728人,采取各种避孕方法人数5526人,综合节育率达96.5%,截至目前为止,当年落实避孕节育措施202例,B超三查1630人;三是环境保护不断加强。上半年在全镇范围新建垃圾池5个,维修垃圾池89个,配备大小垃圾清运车6辆,在场镇安置垃圾桶9个,清淘维修阴沟2000余米,场镇保洁员由去年的17名增加到21名,全镇保洁员由去年的133名增加到155名;四是综治工作运行平稳。积极探索“综治、信访、司法、调解”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将5件历史遗留问题引导至法治轨道。今年以来,全镇矛盾纠纷排查18件,调处矛盾纠纷18件,调处率达100%,成功调处的17件。办理12345热线重要来电5件,书记县长信箱3件;在四川省维稳工作平台录入涉稳信息75条,涉稳人员110人;办结四川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交办件5件,省委巡视组交办件3件,接待群众来信21件,办理回复21件;在全县率先完成76个随手调账号的注册使用任务,得到了上级肯定,全镇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
五、工作亮点和成效
卓筒井镇桃果远近闻名,但是近年来由于桃果品种单一,周边乡镇种植大量桃果以及受蓬乐路封路保养等不利因素影响,可能会对卓筒井镇桃果销售造成负面影响,为确保百姓增收,卓筒井镇做了一系列桃果销售调研工作。一是成立桃果销售领导小组及四个销售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两个村的桃果销售;二是召开桃果销售会议。邀请县农业局等领导和有关专家对卓筒井镇桃果销售出谋划策;三是加强宣传。利用领导干部人脉加强宣传,以及由副镇长带头去泸州、宜宾等地推销卓筒井镇桃果,提升卓筒井镇桃果知名度;四是发挥产联式合作社作用。全镇桃果进行统管统销,降低运输和人力成本。截至目前,已销售中油五号、春雪、春蜜、金山早红、韩国大白桃、加纳岩以及晚熟品种霞菲9600余吨,销售额已达达2331.1余万元,较去年增收631.1余万元。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卓筒井镇上半年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卓筒井遗址规划没有得到落实,致使卓筒井镇8个村冻结区不能开发,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二是桃果种植技术和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七、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卓筒井镇将继续围绕“老井卓筒,桃醉之乡”的发展目标,切实开展各项工作。一是严格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责任制度,加大党群活动中心建设,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强化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力度,扎实党建促脱贫攻坚力度。二是继续加强特色产业发展,围绕镇“两园一线”发展思维,加大桃区基础设施进行投资,新建10公里观光便道、新补植发展1400亩甜桃,并对蓬乐沿线移栽4、5年份桃树,打造旅游风景线,同时结合本镇历史文化,新建农庄、民宿客栈,积极探索打造“农文旅三大旅游环线”。三是加强河长制责任落实,不定期开展河长制业务培训工作,提升河长业务工作能力,强化大英河沿岸乱扔乱倒进行整治,同时对污水厂进行检修,确保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加大对水资源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升百姓环保意识。四是高起点谋划、超常规着力、集聚各类资源、整合各方力量,以“绣花”功夫,变脱贫攻坚“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实现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啃下道路上的“硬骨头”,切实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积极推动土地井村2018年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