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英新闻 首页 动态信息 镇、街道动态 查看内容
真正让“遂宁效率”成为“遂宁品牌”

金元镇深入开展“大讨论”活动

2018-6-8 00:00| 发布者: 大英县人民政府| 查看: 14| 评论: 0|来自: 金元镇    

摘要: 2018年6月1日下午,镇党委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围绕“新时代金元镇情再认识再把握”展开了深入讨论分析,正确定位金元镇为农业镇。存在的问题:(一)产业规模较小,引领优势薄弱。金元镇农业产业主要以传统的水稻、玉米、红苕、小麦为主,近年来虽然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成功引进了大英瑞康公司、圣际天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兹宁药业等企业发展种养殖项目,但是产业分布比较零散,不具规模,引导群众增收致富的效果不明显。(二)人...

2018年6月1日下午,镇党委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围绕“新时代金元镇情再认识再把握”展开了深入讨论分析,正确定位金元为农业镇。存在的问题:(一)产业规模较小,引领优势薄弱。金元农业产业主要以传统的水稻、玉米、红苕、小麦为主,近年来虽然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成功引进了大英瑞康公司、圣际天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兹宁药业等企业发展种养殖项目,但是产业分布比较零散,不具规模,引导群众增收致富的效果不明显。(二)人才严重缺乏,资源回引不够。金元镇的大部分农村劳动力都外出务工或经商,剩余在农村的多数都是老弱妇孺,不能有效地对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农村的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要素不够完善,不能吸引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谋事,导致村级人才严重缺乏,资源回引不够,造血功能不足。其中金容村、转角楼村的情况尤为严重,其党支部书记甚至由镇干部兼任。(三)供给侧改革不足,农业体系不完善。虽然金元大规模种养殖项目、乡村旅游业都有一定的发展,比如油牡丹种植、香薰花海、花荷湾乡村旅游基地等。但这些力度还是不够,对于电子商务平台、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型经营主体等的培育和建设力度更是很少,全镇在农业产业发展路上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农业的社会化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发展规划:以“产联式”合作社建设撬动产业发展,构建农村经济新型组织。按照“长短结合、一主多辅、一村一特”的产业发展思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产业项目发展,扩大产业规模。一是整合资源为切入点推动产业发展。在金容村、松林沟村、飞虎寨村、宝沟村连片打造柠檬种植示范带。目前金容村、松林沟村联合建立了富金柠檬产联式合作社,目前已整理土地1000亩,邻村飞虎寨村、宝沟村正在规划中,计划到年底实现新建柠檬种植基地3000余亩。二是以花荷湾乡村旅游合作社为切入点推动产业发展。非贫困村河定海村、贫困村河包田村、洞湾村联合成立了花荷湾乡村旅游合作社,通过“旅游+扶贫”形成粘合剂,连片发展油牡丹、莲米、雷竹等观赏性植物,目前已种植油牡丹200亩、雷竹100亩、莲米200亩,今年计划新增莲米300亩,栽种油牡丹600亩,带动农户60户增收致富。三是以“1+10+N”党建示范带为切入点推进产业发展。发挥党员示范岗的引领作用,打造江关咀村、峦苍柏村、小林垭村产业连片示范带,推进甜桃、脆红李、跑山鸡等种养殖的发展,甜桃标准园力争总面积达到600亩,跑山鸡力争达到10000只,脆红李栽种达300亩。四是以特色经济作物为切入点推动产业发展。端祥村今年新增香桂20000株,目前已成功栽种22万株,总面积360余亩。圆通市村发展金银花100余亩,发展冰糖李、贵妃枣100余亩,今年计划新增冰糖李、贵妃枣300余亩。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格局,为农民发家致富找到了好路子。

发挥现有人才的带头示范作用。我们要结合农村工作的实际,发挥出“新乡贤”“土专家”、致富带头人、科级示范户的少数“关键人”的作用,深入田间地头,传播乡村文明乡风,传授种养殖技术,提升群众科学种养殖的技术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积极回引能人谋士回乡创业。加大人才回引力度,发挥其资金、技术、市场优势特别是深厚的家乡情结,带着群众干,帮着群众赚,目前已回引种植能人唐恭富在河包田种植杨梅,代维在宝沟村承包土地200亩。回引成功人士戴宗阔回乡发展优质柠檬种植。三是加大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完善人才奖励机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表彰表扬力度,向上级组织部门建议提高村干部的报酬待遇,回引外出务工的年轻人才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村干部人才注入新鲜血液。

着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立足金元实际和产业基础,按照市场导向和“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思路,发展特色效益种养业。在种植业方面,逐步扩大销路好、效益高、质量优、潜力大的蔬菜玉米、中药材、花卉苗木种植面积。着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行“机械化”和“订单式”产销方式,着力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切实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效益化水平。着力破除强基提质瓶颈。针对金元土地小块零碎、基础配套滞后、生产用水不便的突出问题,积极编报项目、争取资金、引进业主,多措并举弥补基础设施短板。在补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方面,积极争取土地整理、小农水、农发水保、一事一议等项目。

qrcode
手机扫码,畅快体验!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