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
大农函〔2022〕95号
大英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县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3号建议的
复 函
熊运华、王黎明、查文婧、王开国、邓伟君、曹进、王波、孙利名、刘一鑫、田怡、黄强、刘峰代表:
你们在县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金元天保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的建议》(第3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复函如下。
一、明规划突主导,布产业建园区
我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和“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全面覆盖”总要求,一是坚持“资源再挖掘、思路再明晰、观念再革新”的总体要求,设立了以金元镇松岭沟村智能化全生态立体式养殖场为核心的大英县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二是围绕城镇化发展、移民搬迁、美丽乡村建设、产业扶贫,突出优质粮油、生猪等优势特色产业为园区产业主导,综合考虑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发展潜力等因素,明确园区产业方向和功能定位。三是突出产业融合发展主题,把园区生产基地、加工设施和销售流通体系建设一次规划到位,分步组织实施,正在制定《大英县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中长期2022—2035年规划,有力推动“以种定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二、增投入强基础,配设施提功能
一是配套畜禽粪污设施。先后投入各级财政资金3551.63万元,撬动社会资金4007.64万元升级改造208家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建成1座有机肥厂、1座综合处理系统和9个区域性粪肥还田系统,提升了粪污无害化处理能力。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2%。二是配套园区基础设施。为抓好大英种养循环园区,近年来整合交通、水利、高标准农田、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共8000万元,建成园区产业道路23.8千米,渠系12.8千米,高标准农田1.3万亩,确保园区基地“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
三、搞招商育主体,建机制促增收
坚持“大园区、小业主”发展模式,积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努力把更多的大型农业企业引入园区,加快发展优质粮油、畜牧等特色产业,构建农民增收的产业支撑。园区引进省级龙头企业齐全集团1家、培育农民专合社12家、家庭农场23家。建立起新型的“公司+基地,专合社+家庭农场+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猪-沼-粮”“猪-沼-果”“猪-沼-菜”等生态种养模式7万余亩,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了基础。
四、争项目建园区,提升园区质量
一是项目包装。我县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契机,组织相关部门,积极编制项目上报省、市农业部门,力争通过项目支持,使大英县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在标准化生产、产品认证、规范经营、品质提升、市场营销、业态发展等方面有新的发展。二是项目整合。积极整合农业、交通、水利、自规、振兴、财政等涉农项目,按照园区规划在哪里,项目优先投入园区建设的原则,实行拼盘投入、分账核算、用途不变、各负其责,举全县之力打造大英县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提升园区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
五、突出组织领导,强化服务功能
一是建立坚强有力的组织体系。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为双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大英县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领导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各部门,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优化措施,强力推进,形成园区发展的良好发展氛围。二是建立规范有序的考核体系。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格局,将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纳入部门、镇乡年度目标考核,充分激发广大干部服务现代农业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大英县农业农村局
2022年7月27日
抄送: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县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