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坚持布局“规模化”。围绕建设中药材产区经济和中医药产业集聚区目标,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立足全县“一核三业六带”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科学论证规划中药材种植适宜区域,按照“镇园结合、产村相融、一体发展”思路,扩建标准化枳壳种植基地至8000亩,刺梨2800余亩,套种栀子140亩、金丝黄菊1000亩、紫苏3000亩、野菊花500亩。二是坚持经营“组织化”。以构建多方参与、互惠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中药材规模化基地共建共营共享共担等模式,发展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合作联社18个,带动800余户农户参与中药材种植。引导支持滋宁药业、康泉生物等企业开展中药材初加工、精深加工,开发中药饮片、中药保健品、中药养生茶等中药材产品300余种。三是坚持业态“融合化”。结合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推动中医药与旅游“跨界联姻”,大力发展中医药养生体验旅游、中医药文化体验旅游、中医药观光旅游,滋宁药业桑葚采摘基地成功创建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隆盛镇药香康养园成功创建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年均接待游客达5万余人次,区域群众人均增收800余元。
下一步,我们将切实在品牌建设、中药材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以及项目争取方面全力做好工作,大力推进我县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一是以实施“乡村振兴”为抓手,继续加大以中药材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林下经济建设力度。二是加强对中药材产业宣传推介,利用地域资源及药用资源优势,用活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大对药企、药业招商引资力度,促成中药材产业项目落地。三是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持续优化成长途径和队伍结构,进一步提高基层中医药人才数量和质量。
此复。
大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8月3日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抄送:县政协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