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府办函〔2022〕80号
大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县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29号提案的
复 函
民盟大英县总支:
贵总支在县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县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建议》(第29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特色农业资源和现有产业为依托,以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精细化生产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与质量要求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县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积极打造农业品牌,彰显地方区域特色
(一)积极申报产品品牌。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宣传推介,大力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持续增加绿色、安全、优质农产品供给。截至目前,今年共有9家企业9个产品新申报无公害产品,5家企业7个产品新申报绿色产品。
(二)着力打造企业品牌。扎实推进品牌与种养结合,以品牌带动种养业发展,用品牌覆盖农业全产业链条。目前已创建卓筒酒业、厚裕粮油、智水香大米、河边白柠檬等企业品牌。
(三)培育区域公共品牌。围绕“3+3+3”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方案,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优势产业为基础,开展品牌营销推介,促进区域公共品牌与特色农产品品牌协同发展,鼓励河边白柠檬、智水香大米、蓬莱杂柑、九叶青花椒等“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品牌产品加入“遂宁鲜”区域公用品牌并授权使用,让“遂宁鲜”成为大英特色农产品“代言人”。
二、创新品牌营销模式,实现产销无缝对接
(一)运用新模式。健全农村电商三级服务体系,依托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9个电商便民服务网点、24个仓储保鲜冷链设施、135个快递网点、5个镇级仓配中心等现有基础条件,积极招引和培育电商平台,推介优质农产品线上销售。加快我县柠檬、甜桃、柑橘等产品入驻苏宁易购、淘宝、京东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利用手机APP、微商、抖音直播带货多渠道等营销方式,提升产品知名度,带动产品外销。
(二)把握新重点。通过在大型超市开展专柜销售、直供销售,让消费者实体体验产品质量。同时,探索农产品进社区活动,将新鲜农产品直接送到顾客门前,从被动销售转变为主动服务,既让居民购买到最新鲜、最实惠、最优质的农产品,又帮助农产品新型经营主体开拓市场、打响品牌,从而实现产销双赢。
(三)挖掘新价值。以大英农产品品牌建设为主题,总结好品牌经验、讲好品牌故事,叫响“大英”品牌。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产品现代营销模式,真正实现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并由“卖得好”倒逼“种得更好”,从而实现农产品产销良性循环。
三、丰富宣传推介形式,提升品牌市场影响
(一)加大宣传力度。以省级农产品示范县复审为抓手,通过LED显示屏、宣传资料、微信公众号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品牌宣传,营造浓厚的氛围,并在重要交通沿线制作特色农产品宣传牌,提升我县特色农产品知名度。今年以来,印制宣传资料5000余份,制作宣传牌5个,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推送相关信息50余条。
(二)参加展示展销。积极组织有“大英特色”“大英代表”农产品企业参加各类影响力大、展示推介效果明显的农业展会,特别是西博会、农博会、丰收节等重要展示展销活动,让大英农产品“走出去”,为大英县特色优质农产品走向外部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基础。
(三)举办采摘活动。以“开展推动乡村休闲旅游,提升产业品牌”为宗旨,以“乡土文化演出,采摘生态绿色果品,体会农村发展变化,享受淳朴乡村风情”为活动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采摘活动,进一步提升大英农产品美誉度和知名度,积极探索出一条传统文化旅游与现代农业观光体验互相结合、互相促进的发展新模式。目前已举办3次柑橘采摘活动,销售柑橘30余万斤。
四、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健全品牌利益机制
(一)做强产品加工。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清洁化、智能化加工厂,用标准化技术改造提升乡土产品,实现产业提档升级。已组织17个经营主体做好冷链物流项目储备,通过省级审核入库14个。
(二)创新发展模式。依托柑橘、甜桃等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农业科技展示、生态观光、乡菜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加快推进产业基础的配套休闲项目建设,发展观光观赏型、参与体验型、休闲度假型等休闲农业模式。成功创建“绿山微湖”市级农业主题公园1个。
(三)提升产业价值。通过包装和宣传,提升大英特色产品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品相,以品质赢得市场、实现增值。挖掘农产品生态价值,以绿山微湖、宋井桃源、乐享土门、斗笠码头为重点,深挖大英农产品品牌绿色生态、养生保健等新功能新价值,赋予乡土特色产品文化标识,打好“特”字牌、做好“特”文章,以特色化发展提升大英农产品“含金量”。
此复。
大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7月29日
(联系人:胡绍连;联系电话:159****4582)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抄送:县政协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