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县卓筒井镇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户103户194人,其中集中安置38户69人,分散安置62户121人,投亲靠友3户4人。卓筒井镇结合各村实际,发展“一村一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发展。
蓄金村根据“一村一品”结合对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培育油桃产业为“特色产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群众增收致富步伐,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让油桃成为贫困户脱贫的“希望之果”。
(一)找准平台,种植形成“产业力”。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蓄金村是油桃产业发展布局中的果业“头牌”,占地面积700余亩,涉及贫困户75户151人,易地扶贫搬迁户15户24人。近年来,蓄金村将油桃产业和脱贫攻坚相结合,以产业促发展,以发展促脱贫,并因地制宜,发展桃林下乌骨鸡养殖产业,确保全村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同时优先落实贫困户各项惠农扶持政策,大力宣传小额信贷基金,积极解决村民资金不足的难题。截至目前,该村已有31户贫困户申请小额信贷,贷款50余万元。
(二)抱团作战,管理形成“产业链”。产联式合作社管理模式是卓筒井镇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依托我镇万亩油桃为主导产业,针对蓄金村油桃产业发展管理、销售等不均衡的难题,积极动员蓄金村种果大户、果农组建专业合作社,实现果园连片集中经营,让能人带着干,解决个体经营规模有限、管理效率低下、抵御风险能力差等问题。鼓励果农与桃区内其余8个村,采取“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共同组建大英县翠口香桃农旅产联式专业合作社,由企业组建专业服务队,从施肥、病虫害防治、桃子销售等各个环节统一指导,应用配方施肥、矮化密植栽培等新技术,使果园管理日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实现小农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油桃产业链条日趋完备。
(三)面向市场,销售形成“产业带”。为提升油桃品牌,从销售渠道开发入手,主推电商平台建设,以蓄金村为主攻点,积极推广“一村一店”模式,依托产联式合作社,采取“政府引导、合作社主导、群众参与”的方式,探索创建电子商务示范村,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产联式合作社以翠口香桃合作社为工商企业主体,加强品牌建设、产品包装和广告宣传,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升品牌价值。2017年4月,翠口香桃正式通过权威机构认证,成功创建“四川省绿色生态放心食品”。随着品牌效应的增强,桃果销路更加通畅,价格也明显提升。2020年该村总产香桃60万斤,销售额达120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吕大强等农户单月收入达3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