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英新闻 首页 动态信息 镇、街道动态 查看内容
真正让“遂宁效率”成为“遂宁品牌”

产联合作引领发展之路,产业基金激发内生动力

2018-6-28 00:00| 发布者: 大英县人民政府| 查看: 18| 评论: 0|来自: 回马镇    

摘要: 大英县回马镇枯井村是省级贫困村,全村共12个社,农业人口1531人,耕地面积1377.9亩,其中土1071.7亩、田306.2亩(能灌溉面积110亩,望天田192亩)。枯井村是典型的丘区旱片死角村,靠天吃饭,农业生产面临诸多困难。2017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总体思路,率先在枯井村开展产联式合作社试点示范,通过推广应用"五联"模式,活用产业发展基金,转变传统农业耕种方式,探索新型产业联合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枯井特色的产联合作...

大英县回马镇枯井村是省级贫困村,全村共12个社,农业人口1531人,耕地面积1377.9亩,其中土1071.7亩、田306.2亩(能灌溉面积110亩,望天田192亩)。枯井村是典型的丘区旱片死角村,靠天吃饭,农业生产面临诸多困难。2017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总体思路,率先在枯井村开展产联式合作社试点示范,通过推广应用"五联"模式,活用产业发展基金,转变传统农业耕种方式,探索新型产业联合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枯井特色的产联合作发展之路,带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户收入增长明显,用当地老百姓的话来讲,那就是——枯井涌出甘泉来。

一、"五联"模式为枯井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一)资本联投当"燃料"。为解决枯井村既无集体经济、又无主导产业的贫困根源,2017年以来,枯井村通过与四川正品农业合作,开展产联式合作社试点,建设稻虾田50亩,以企业、农户、村集体三方资本联投作为助推枯井村经济发展"火箭"升空的"燃料"来源。由四川正品农业投入虾苗、虾田整治、技术管理和销售渠道等,由44户农户(其中贫困户12户)投入土地、人工等,由村集体投入水渠、生产便道和日常管理等基础设施,形成三方资本联投的格局。该项目总投入43万元,其中23万元为村集体基础设施投入,15万元为企业投入,5万元为农户投入(折算),占比分别为5:4:1。通过资本联投,解决了产业发展的资金问题。

(二)生产联营建"主体"。枯井村以村集体为核心,构建三方生产联合经营体系。由村集体负责三方合作合同拟定、各方协调、日常监管,农户投入劳动力对稻虾田进行日常管理、生产管理和维护,企业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农户指导等,从管理环节增加项目成功性和收益保障。

(三)经营联动定"方向"。枯井村设立了三方共管账户,对产联式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进行联动管理,对投入、生产、工时、收获、销售等各个环节均通过共管账户进行管理,三账合一,相互督促、相互管理、相互印证,共同把握项目发展的方向,促使经营过程透明化、科学化。

(四)效益联盈明"目标"。枯井村在村集体的集中统一监管下,通过合同形式约定了产联式合作的利益分配方式,以4:4:2的比例进行利润分配,即农户占40%、企业占40%、村集体占20%,村集体让利给农户,同时保障企业既得利益,达到三方共盈的目的。同时,为最大化保障农户利益,对农户土地、人工投入实行保底,确保农户(特别是贫困户)不受项目风险影响。

    (五)风险联控作"保障"。一是建立完善风险金制度。为促使该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枯井村在合同中与农户共同约定,将当年总利益10%保留作为来年项目发展风险金。该风险金主要用于来年虾田整治、虾苗引进等方面,一定程度降低项目生产环节风险。二是建立三方共同监管机制。由44户农户共同推举1名代表,与村集体、企业代表共同监管项目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实行账目公开,共同抵御风险。

二、产业基金为枯井村产业提升增添活力

主导产业有了具体载体,集体经济依然薄弱。意识到这一点,枯井村主动作为,寻求多方支持,通过活用产业发展基金,为全村产业提升、壮大村集体经济增添了活力。

(一)产业发展基金"活血化淤"。枯井村发展的主要瓶颈是村财力薄弱,为突破发展瓶颈,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下,枯井村设立了产业发展基金账户,由县财政支持50万元用作支持枯井村村集体和贫困户产业发展。通过调研、考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共同研究,枯井村确定了建设良种肉牛养殖基地、雷竹跑山鸡种养结合基地,带动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产业发展。建成村集体养牛基地,存栏良种肉牛36头,建成雷竹基地100亩,建设跑山鸡别墅6个,与雷竹配套进行生态养殖,现存栏跑山乌鸡2000余只。通过产业发展基金和其他项目资金支持,突破了发展的资金瓶颈,达到了"活血化淤"的目的。

(二)严格规范流程"强筋健体"。为了保障产业发展基金安全,枯井村设立了专门的产业发展基金账户。严格按照省、市、县各级财政关于产业发展基金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对基金使用管理全过程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截至目前,共有32户贫困户按流程借用产业发展基金,村集体借用5万元,用于村集体养牛基地建设及生产运营。为保障贫困户利益,结合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对贫困户投入村集体养牛基地的资金按每年2%利益实行保底,同时通过规范合同文本的方式,与贫困户共同约定了本金使用、归还的相关事宜,消除基金使用风险。

 

qrcode
手机扫码,畅快体验!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