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韧性持续显现 高质量发展仍需发力
——大英县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
前三季度,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全力推动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特别是面对极端高温天气和“9.20”疫情等多重考验,全县上下坚持“戴着口罩抓发展”,经济运行韧性凸显,积极因素累积增多,企稳基础不断巩固。
一、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根据GDP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前三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1.78亿元,增长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87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58.29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59.62亿元,增长1.8%;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6.8:41.1:42.1。
(一)农业贡献成效明显。前三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66亿元,增长4.0%,对经济贡献率达26.7%,较上年同期增长11.3%。其中,农业产值21.74亿元,增长2.8%;林业产值1.64亿元,增长3.6%;牧业产值11.64亿元,增长5.8%;渔业产值1.63亿元,增长3.0%;服务业产值1.01亿元,增长10.0%。
(二)工业生产明显回升。前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4%,快于上半年增速2.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9.3%。
(三)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前三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2.36亿元,增长3.6%。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9.62亿元,增长4.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74亿元,增长0.9%。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9.69亿元,增长3.9%;商品零售额32.67亿元,增长3.5%。
(四)城乡收入不断增加。前三季度,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856元,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65元,增长7.0%。
(五)财政金融运行稳健。前三季度,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7.28亿元,增长9.0%,其中,税收占比35.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30亿元,下降12.5%。9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469.28亿元,增长20.1%,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89.19亿元,增长21.6%。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工业发展驱动较弱。前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位全市靠后,比全市平均水平低2.1个百分点,比排位第一的安居区(11.0%)低6.6个百分点。从产值看,受疫情等多因素影响,部分存量企业产值下滑,今年以来入库4家企业产值拉动不明显。
(二)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受市场双方信心不足影响,前三季度,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23.73万平方米,下降61.5%。目前库内项目少,余额集中,受项目建设周期限制,该指标难以快速回升。
(三)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3.1%,其中建安工程投资下降9.2%。新开工项目少,部分项目开工进度慢,无法形成实体工程量,达不到入库标准,项目支撑力度不够。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抓好农业生产夯实基础。加大指导力度,抓好小春生产,做到应种尽种、满栽满插,夯实粮油安全和高质量发展基础,同时积极谋划春耕生产。加大生猪等优质畜禽、优质水产、优质水果产生产,以充实“米袋子”“肉案子”“果盘子”保障“菜篮子”供应。动态清零撂荒地,建好高标准农田,抓实农业园区创建,抓实精品乡村打造,激活农村发展要素。
(二)抓好工业发展强筋骨。持续服务龙头企业,密切关注盛马化工生产经营情况,鼓励与各地实力雄厚企业合作,稳定原油供应,确保中腾能源尽快复工复产。加快绿色油气化工产业园建设,狠抓大英装配式建筑新材料等重大工业项目进度,同时常抓科技创新攻坚。
(三)抓好文旅融合激活力。持续开展投放消费券、商品房促销节等活动,更好激发消费活力、释放消费潜力。精细培育,弥补行业缺失;同时立足我县实际,以“建链、补链、强链”为抓手,精准招引。全力推动精益影视基地建设,加快提升象山书院,推动乐享土门等文旅项目稳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