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过敏?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人吃了海鲜皮肤会发痒;有的人接触花粉会不停地打喷嚏;有的人用了某种化妆品身上会起皮疹......这些都是过敏.过敏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
过敏病是常见多发病,发病率在近年逐年增加,很多患者会同其他疾病造成混淆,也给过敏性疾病的治疗造成很大的障碍。因此,正确认识过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7月8日,第十个“世界过敏性疾病日”到来之际,针对过敏性疾病过敏的症状如何?过敏的危害性有哪些?夏季应该如何预防等方面的问题,记者走访了县人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黄燕,请他为市民讲解。
黄燕介绍,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包括过敏性湿疹、过敏性胃肠炎、结膜炎、鼻炎及哮喘等。过敏不仅会大大影响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同时由于过敏属于发作频繁的慢性病,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黄燕说到,由于专门从事过敏的医师较少,相关的宣传和宣教不足,导致大家对过敏病的认识不足,过敏患者常得不到进一步指导和有效的治疗。他特别提醒,现已入夏,夏季尘螨易滋生,但很多人可能把尘螨引起的过敏性疾病误认为感冒,从而耽误治疗。
“过敏病的发生常有明确的诱因。”黄燕说,过敏性症状的发生多在与过敏原接触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如宠物过敏患者,常在接触宠物数分钟后出现鼻炎、哮喘或皮肤红肿。患者在有明确可疑过敏原接触史后,出现皮肤瘙痒、连续喷嚏、慢性咳嗽及喘息时,应及时到医院过敏相关专科检查过敏原。
据了解,过敏性疾病的迅速增多与长期、持续的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也与遗传体质有关。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过敏病的改善,生活中应避免焦虑情绪对免疫产生负面的影响。如果明确存在过敏原,应尽量避免接触,当症状发生时,需要合理应用对症药物,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合并症。
相/关/连/接/
夏季过敏预防知识
1防螨:螨虫是一种体形极为微小的虫类,也是过敏原之一,夏季的温度和湿度十分有利螨的生长繁殖。因此,夏季要避免使用绒毛毛毯及丝质床单;以木制品或塑料制品代替填充式家具;以木板或瓷砖为地板。
2防晒:夏季多见的日光性皮炎是一种由光线引起的、发生于暴露部位的过敏性疾病,主要的致病机理是当皮肤组织受光线照射后形成抗原物质,使机体致敏,导致过敏反应。建议要从少到多地参加户外活动,使皮肤色素增加,以提高对日光的耐受性,不宜在强光下呆太久;采取一些避光措施。
3慎吃:荨麻疹是一种容易由食物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病,许多患者发病常常是在食用了鱼、虾、蟹等过敏食物后发生荨麻疹,此外,食品的添加剂如调味品、色素、防腐剂等也可以导致过敏。
4备药:对于夏季常见的一些过敏性皮肤病,可以用抗组胺药来治疗,组胺是过敏反应时释放的致敏物质,组胺可与组胺受体结合产生一系列过敏反应,抗组胺药如开瑞坦等,能阻断组胺与组胺受体的结合从而阻止产生过敏反应。此外,还可以用一些辅助药物,例如,外用的皮质激素类药物如艾洛松等,主要适用于过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以及瘙痒症等。
(记者 成红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