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英县卫生健康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和县委、县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部署,积极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为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现报告如下:
一、工作举措及成效
(一)落实主体责任。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压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责任,成立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的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落实一把手在履行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局长多次主持会前学法,组织召开法治政府建设专题推进会,部署法治建设重要工作、过问重大问题、协调重点环节、督办重要任务。局党组坚持每年召开会议研究法治建设重大问题,包括法治建设工作部署和涉法重大事项决策。
(二)健全工作制度。全面落实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在涉及决策论证、规范性文件草拟、重大具体行政行为审查、合同审查、案件审查、信访接待等事务工作作出重大决策前,广泛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提交局班子会议讨论。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决策事项,组织专家论证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必要性、可行性和科学性论证,将风险评估融入到日常行政决策和审批程序中。
(三)开展普法教育。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专题线下培训班,结合线上“智慧普法平台”、“民法典学习公开课”专栏学习民法典。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新的法律法规,学习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100%,提高了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四)依法履行职能。清理行政权力责任清单,在四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认领、编辑上报行政权力事项278项(其中行政许可2项、行政处罚222项、行政强制10项、行政征收1项、行政确认2项、行政给付2项、行政奖励15项、行政检查14项、公共服务事项10项)。深化“放管服”改革,依申请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实现100%全覆盖,办结依申请服务事项8532件,其中行政许可事项342件,公共服务事项8190件。贯彻落实《四川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发文程序,2020年制定的各类文件,没有违法设置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条款,没有违法损减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增加义务的内容。进一步明确执法流程、落实监管职责,严格着装规范、规范执法行为,实施全过程记录、保障执法公正。2020年,共组织全系统79名卫生监督员参加四川省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网上考试,重新换领全国统一的《行政执法证》,实现卫生健康执法人员100%持证上岗。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完成“双随机”抽检任务,其中医疗卫生单位8家、放射卫生单位2家、传染病防治单位7家、计划生育单位6家、公共场所卫生单位49家、学校卫生单位10家、生活饮用水卫生单位13家,抽查事项清单覆盖率、抽查计划完成率、抽查结果公示率均达100%。
(五)依法化解矛盾。按照“谁履职、谁答复、谁应诉”的原则,做好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依法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2020年,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件。依法化解医疗纠纷,及时介入重大医疗纠纷处置,2020年,接到医疗投诉4件,已妥善处理4件,全县未发生重大医疗纠纷事件。依法依规处理信访,2020年,办理四川省信访信息系统、市卫生健康委、县信访局交办、市长信箱、县委书记及县长信箱、“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工单共1118件。回复率、办结率100%,满意率95%。接待来访来电群众7次、20余人次。
(六)加强法治宣传。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县卫生监督员在一线巡察监督过程中,实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大力开展防控疫情相关法律法规和防疫知识的宣传普及,将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穿疫情防控工作全过程。各单位利用法制宣传栏、LED显示屏、户外宣传广告牌、横幅、政府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载体,结合“4.7”世界卫生日、“4.15”国家安全教育日、“5.29”全国计生协会日、“6.26”世界禁毒日、“7.11”世界人口日、“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12.1”世界艾滋病日和“12.4”全国宪法宣传日等纪念日开展卫生健康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活动30余场次,发放卫生健康法规资料12000余份,开展健康检查义诊18场次。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落实卫生健康规划配置、重大民生工程、卫生健康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2020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49条,其中基本概况信息3条、行政许可信息342条、行政处罚信息113条、上传政策和解读文件信息8条、工作动态信息278条、其他信息5条。
二、存在的问题
(一)执法力量不足。目前,县卫计执法大队在编监督执法人员仅为8人,按照每万人口配备1-1.5名监督人员的标准,尚缺少约四分之三的专业监督人员。
(二)学习深度不够。干部职工对法治政府建设概念模糊,对依法行政和法治意识比较薄弱。执法人员对新修改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法律解释学习不全面,欠缺学深悟透的劲头,法治素养、办案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法治意识不强。部分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漠视执业规范,敷衍了事,使卫生健康执法检查难、送达难、执行难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充实执法工作力量。积极推进卫生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按照每万常住人口配备1-1.5名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人员的标准及工作任务核定人员编制、机构规格、明确工作职责,根据工作职责设置相应科室。建立县、镇、村分级负责、网底健全、条块结合、职责明晰的网格化监管模式,逐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监管网络体系,推动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督职责落实。
(二)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工作,确保依法行政工作落到实处。
(三)继续做好普法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职业素养和纪律教育,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加强对服务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分级管理,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强重点机构的监督检查,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的培训,不断提高相对人依法经营、普通市民自觉守法和依法维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