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县校合作”柔性引才用才机制,支持更多农科人员到乡村创新创业,实施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去年来,已完成省级调训5人(其中,现代青年农场主1人、农业职业经理人4人)、市级调训3人(农业职业经理人3人)。二是加强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农业企业家培育机制,遴选认定一批创新型企业家、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农业大师、电商精英等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人才。2022年以来,深入农业户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宣传1136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组织培训3场358人次。三是加强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涉农专业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农民工为重点,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和“乡创客”。2022年投入专项资金36万元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已录入全省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高素质农民达1384人。
三、多模式促融合,强产业助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