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类
大府办函〔2023〕58号
大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县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33号提案的
复 函
民盟大英县总支:
贵总支在县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提升城市能级的建议》(第33号提案)收悉,近年来县政府紧密围绕“畅通、安全、有序、绿色”交通管理主题,推进基础设施、数据采集、决策服务、技术应用、交通治理等方面建设,积极构建智慧交通框架体系,不断深化智慧交通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相关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提案办理情况
(一)关于“优化公交线路,完善乘车站点”建议的办理情况。新增4路公交,增设麓溪台和浪漫地中海停车场公交招呼站牌,有效缓解浪漫地中海、文轩学院公交出行不便问题。已开通8条学校定制公交专线,新开通大英至宋井桃源、大英至土门垭两条“复古风”铛铛车定制公交专线,为学生、市民上学出游提供便捷条件。目前我县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已达中等城市水平。
(二)关于“建设交通环线,接通分流道路”建议的办理情况。实施西转盘、双转盘、郪江中路与采和大道交叉口等节点改造工作,对城市道路等级、支路密度等全面梳理优化,疏通城区交通堵点。加快推进郪江北岸中海大道至采和大道间道路、郪江南岸天星大道至中海大道间道路等市政工程建设,织密城市路网,缓解城市主干道交通压力。
(三)关于“增设公共车位,加强车位管理”建议的办理情况。努力挖掘现有资源,规范静态交通秩序,通过大英县城市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大英县全域停车场智能提升改造项目(大英中学标段)等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缓解重点区域停车问题;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科学规划、合理增设小区停车区域,强化内部挖潜,增加小区停车位、提升停车率;同时利用小区周边街道更新、背街小巷改造、地下管网改造等工程,积极优化固定停车位设置。
(四)关于“建设智慧平台,提高交通效率”建议的办理情况。建成城区智能交通系统,主要包括城区交通信号灯31处及配套电子警察抓拍系统31套、人脸反向抓拍系统47套、国道测速设备2套、城区违停12套、城区高空道路监控3套、事故多发路段预警系统1套、机动车人行横道不礼让行人自动取证系统4套、道路交通信号控制器31套,初步构建了“全域智能感知、路网智能分析、协同智能应用”的智能交通管理框架。整合智慧交通与互联网交通多源数据,通过交通指数、实时车速、在途车辆数、拥堵时间、拥堵里程等多维度指标,评估路网容量及服务水平,全天候监控道路运行情况,及时处置交通异常。
(五)关于“强化工作保障,抓好统筹协调”建议的办理情况。明确城市智慧交通系统建设目标,坚持统一智慧交通系统技术标准,统筹推进系统内行业部门之间的协同能力。以公安大数据战略为依托,全面推动资源整合,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推进机制,积极探索部门信息交换、渠道共享,进一步打通壁垒,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交通管理新局面。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路网结构。强化规划引领,加强交通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同性,构建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的城市环线道路网。加快完成《大英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调整G350城区段减少过境交通,结合成南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将原有成南高速公路城区段调整为城市主干路,提升城市东西向交通连接,加大交通内循环空间,形成城市大交通骨架路网,提高城区道路整体通行能力。
(二)加强道路交通组织优化,提高通行能力。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利用城区次干路和支路增设路边停车位,加大停车设施供给。加快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完善停车管理制度,通过停车诱导系统,整合停车资源。补齐公交场站建设短板,建设公交换乘枢纽站、首末站,推进公交站台精简优化与港湾式改造,努力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降低城市道路交通压力。
(三)加强交通环境动态管控,实现平安格局。加快推进城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感知、高清视频监控、信号控制、交通诱导等基础系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道路状况感知、交通态势研判、信号控制调整、交通违法行为监测、路况信息发布为一体的交通指挥格局。主动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需求变化,加强对高峰期以及交通堵点和大流量路口的指挥疏导,建立健全适应形势的科学化、实战化、立体化、扁平化的现代勤务机制,保障道路行驶安全畅通。
感谢贵总支对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大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