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综述】2016年末全县在校学生总数45179人,其中:小学生在校学生总数26051人,普通中学在校生人数16308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人数2820人。全年帮助1173名大学生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贷款金额884万元;做好了503名已毕业学生本息304万元的催收工作;资助普通高中学生4444人次,金额362.32万元;资助公民办中职校学生733人,金额146万元;免除普通高中学生学费4038人,金额174万元;免除中职校学生学费2638人,金额502万元。
科技创新活动卓有成效。全县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创新型企业8家。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26亿元。已建设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产学研合作协议达20项。实施“创业大英行动”,推进众创、众扶、众包、众筹等服务平台建设。大英县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中心逐步壮大,至年末已入驻大学生创业团队7家,其他创业团队17家,成功孵化企业6家。全县全年共申请专利25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4件。
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全年组织开展《大家跳》《大家唱》广场活动200余场次,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活动的吸引力和群众参与度持续提高,将广场真正打造成了广大干部群众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平台、好去处,被群众誉为“没有围墙的剧场”。围绕大英本土文化题材和脱贫攻坚主题,组织创作发表文艺作品20部,创作排演各类文艺作品50余部,其中脱贫攻坚题材文艺作品3部,1部获国家级奖项,6部获省级奖项,9部获市级奖项,获奖比例居全市前列。大英县编排的全市首部多幕方言话剧《有事找村长》参加全市第三届涪江文化艺术节,获优秀剧目奖、优秀导演奖,四个主演获个人表演奖。体育广电事业成效显著。组织参加四川省2016青少年锦标赛获6金、9银、1铜。新闻外宣成效显著,大英电视台上送省台17条,上送市台播出256条,位居全市前列。
医疗和疾控事业全面进步。年末拥有医疗卫生机构616个,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954张,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1980人,执业医师774人,分别同比38.12%、5.05%、41.83%、降5.03%。办理卫生计生行政许可6265件。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非法制售和使用注射用透明质酸钠等专项行动,巡查176户(次),立案处罚11件,警告6户。全县出生人口481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52‰,符合政策生育率98.98%。
截至2016年底,全县城镇新增就业533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325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5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17个,引领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45人,发放高校毕业生小额担保贷款210万元、创业补贴45万元,“9+3”藏区学生初次就业率100%,品牌培训、创业培训、技能培训等3273人,开发公益性岗位759个。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20.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8.5亿元。至年末全县养老、工伤、生育三项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8.5万人次,征收保险费1.07亿元,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6.27亿元。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498716人,征收医疗保险费 3.16 亿元,支付医疗保险费3亿元。失业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6500人,征收失业保险费572.27万元,支付失业保险待遇137.27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每人每月上调75元。社保一卡通全覆盖,已发放社保卡103175张,参保缴费和待遇领取更加方便灵活。新老农保并保、退保33745人,老农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