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鹏、钱基飞、龚文军、王明松、赵志奎、翟宁凤、李磊、陈明华、李银华、杨中、代作光、龚大伦、王淑兰代表:
你们在县五届人大会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第47号建议)已收悉,
现将有关情况函复如下。
一、提案中肯实际,切中了大英县在农田水利建设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对目前农田水利状况分析的很透彻。
二、关于农田水利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工程老化、缺乏统一规划、后续产业发展滞后、业主引进和土地流
转困难等情况和问题需要给你们说明的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政府部门领导相当重视的工作,并将农田水利建设作
为工作之重,已做了大量工作。近年来,围绕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大英县主要加强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不断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切实解决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我县编制了《大英县“十三五”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和《大
英县2011年-2020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规划》,并明确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具体工作思路。其中
《大英县2011年-2020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规划》已经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国务院
审查通过,争取国家财政资金2.9亿元,极大缓解了我县农田水利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通过国家项目实施,到2020年,全县完成建设高标准农田21.5万亩,实现“田网、渠网、路网”三网配套,达到
能排能灌、能水能旱,提升耕地地力,“冷、烂、串、毒、瘦”等低产因素消除,项目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
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可新增有效灌面7.96万亩,恢复改善灌面5.59万亩,新增除涝面积5.38万亩,改善
除涝面积5.59万亩,新增节水灌面8.6万亩,年节约水量24万m3,新增农田林网防护面积2.15万亩,增加机耕面积4.3
万亩,新增农机总动力0.43万千瓦,控制水土流失面积93.17平方公里;扩大良种种植面积6.45万亩,粮油生产能力
大幅提高,预计年均可增产粮食230万公斤,年均增油料12.1万公斤;加上种植蔬菜等作物,项目区农民年均纯收入
增加800元以上。
(二)有序推进,综合平衡,切实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大力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重点包括田间排灌渠系、山坪塘、蓄水池、提灌站、机耕便民道、
格田整理、耕地地力培肥、农业科技培训推广等。重点抓好隆盛镇(2013年、2014年)、隆盛镇—通仙乡(2015
年)、隆盛镇—金元乡(2016年)、天保镇—卓筒井镇(2017年)、卓筒井镇(2018年)、河边镇(2019年)、河边
镇—智水乡(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星花水库灌区节水改造工程(2017年)项目,尤其是跟进支持、完善配套了
隆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设施农业的水利工程建设,通过项目实施,全县农业基础设施能够得到较大改善。
(三)创新机制,确保农田水利基本设施有序推进。
首先,进一步完善了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在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国家项目资金为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
体、其他经济组织参与的多元化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的基础上,把争取国家投资作为重点,积极落实项目储备工
作,重点抓好了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饮水安全、病险水库、科技园区等项目争取工
作,为多争取国家项目投资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进一步健全了工程质量管理机制。在工程质量管理上,进一步规
范了项目的建设和管理程序,完善了工程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资金报账制。同时,还加强了对施工现场
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了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质量检查监督体系,全面加强了质量管理。第三,进一步加
强了工程的后续管理。在工程的后续管护上,我们要求各实施项目部门和乡镇紧密配合,做到建管同步,加强了工程
的后续管理,从而确保了工程效益的长久发挥。
针对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细化落实,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工作力度,不断创新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
投入、运行机制,重点抓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加快中型水库灌区和都江堰、
继光水库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快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在相关项目规划前期,通过招标引进有实
力、经验丰富的农田建设规划设计公司,召开县、乡、村、社群众座谈会,了解项目区老百姓最急需解决的实际困难
和问题,确保项目规划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同时,结合土地确权颁证的实施,结合中央对农村土地改革的相关政策,
加大土地流转和农业业主扶持力度,大力培养农产品销售经纪人,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的种植模式,推进农业规模化
经营,带动农民致富。
以上答复你们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你们对农田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大英县农业局
2018年5月25日
(联系人:何凯 联系电话:135****6661)
抄送: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2份), 县政府办信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