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主要职能。
(1)落实政策。宣传、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稳定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对村民委员会的指导,培育、提高村民委员会的自治能力。
(2)促进发展。科学制定发展规划,营造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加强农村市场监督及提升市场功能,搞活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3)维护稳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紧紧围绕实现和维护群众利益开展工作,突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和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和管理,建立健全各种应急机制;加强民事纠纷调解,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强化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4)加强管理。加强民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劳动保障和乡村规划等社会管理。加强实有人口、特殊人群和“两新组织”的管理服务;开展农村扶贫和社会救助;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加强环境保护,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农民生活质量。
(5)强化服务。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行业协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和集体公益事业;提供社会救济、救助服务和政策、科技、市场信息服务;及时向上级党委、政府反映社情民意,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二)2021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加快推进经济建设,不断促进长治久安局面
(1)凝心聚力,持续抓好乡村振兴。一是狠抓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对照“一低五有”“一超六有”标准,结合2020年对标“查短、补短”工作成效,制定行之有效、针对性强的解决措施开展动态监测集中排查、“大回访、大宣讲、大提升”“回头看”等工作,对1881户脱贫户和监测户一一建表立册,全面掌控帮扶对象情况。用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力量,采用帮扶对象信息上墙,干群“一对一”帮扶方式,明晰可能存在的返贫风险,并对症因户施策,全镇脱贫人口减少124人。抓好政策扶贫,坚持政策范围内应保尽保、应发尽发,通过村村通广播和帮扶干部入户宣传等方式广泛宣传医保政策和雨露计划政策,全镇1201名政府全额代缴人员和4136名按比例参保人员全部成功参加2022年城乡医保,脱贫户家庭的中职、高职、中专、大专学生共收到雨露计划资金12.3万元。二是高质量推动土地管理和村居建设。审批农户建房54户,录入申请危房改造的农户信息94户,处理乱占耕地修建住宅案件20余件,发放“限期整改通知”10余份,办理采伐证26件。“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有力推进,1105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成功,总投资300万元的得鱼沟村以工代赈等3个“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建设按期完成。三是扎实推进集体经济增收。2021年我镇2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万元大关,6个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村平均27万元。21个村全部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修正工作,流转土地面积5196余亩,其中家庭农场流转土地1450亩,土地规模化流转步伐加快。四是粮油园区主体培育成效明显。与中化现代农业四川有限公司达成粮油园区共建协议,引进种植大户6户,流转土地3000余亩。依托玉峰农事服务中心烘干塔、库房、农机设备等,为园区打造提供机械化农耕服务。探索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内已完成200亩彩色油菜花移栽工作,积极谋划明年“菜花节”相关工作,助力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增收。五是农事服务中心辐射带动强劲。加大投资,提升农事服务中心配套加工基地建设,该中心现拥有集提供粮食烘干、粮食储备和粮食加工于一体的标准化厂房1100平方米,两座300吨标准化粮食储备仓库,八条粮食烘干加工线,能对大米、小麦、高粱及油菜等主粮进行加工处理,辐射带动河边、象山等镇发展水稻、油菜等优质粮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