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府函〔2024〕74号
大英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大英县第三批历史建筑名录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盐井街道办事处,县级各部门,县属各企事业单位:
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快推进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提示函》(川建景园函〔2024〕1815号)及《遂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持续推进全市2024年历史文化街区申报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加强我县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经专家评审、公示认定等程序,确定将回马康家支部旧址等8处建筑列入大英县第三批历史建筑名录,现予以公布。
附件:大英县第三批历史建筑名录
大英县人民政府
2024年8月1日
附件
大英县第三批历史建筑名录
序号 | 城市 名称 | 建筑名称 | 所在位置(具体位置、门牌号) | 建筑年代 | 历史建筑简介 | 备注 |
1 | 大英县 | 回马康家支部旧址 | 回马镇园艺村 | 民国时期 | 该处房屋建于民国时期,为典型的穿斗结构小青瓦建筑,现为回马中学用房。1931年1月,经中共顺(南充)蓬(溪)特区工委批准,共产党员李隆坡、苏允清、邱柄华,在回马进步人士李朗升创办的回马小学(即现回马中学)建立康家支部。 | |
2 | 大英县 | 状元桥 | 回马镇金山村 | 1956年 | 该桥位于回马镇金山村境内,桥梁全长50米、宽4米、高约15米,为两拱石桥,主要用于人员、车辆通行。2009年因洪水受损后,经修缮,现正常使用中。 | |
3 | 大英县 | 福桥村渡槽 | 蓬莱镇福桥村 | 1972年 | 该石渡槽建于上世纪70年代,长115米、高10.5米、宽2.5米,主要用于引渡提灌站抽取的农业灌溉用水,目前仍正常作业。 | |
4 | 大英县 | 胖子湾石桥 | 蓬莱镇古井村 | 民国时期 | 该双孔石桥长25米、宽3米,建于民国时期,60年代又在石桥上新增石渡槽,主要用于人行、引渡农业灌溉用水。 | |
5 | 大英县 | 天灯河石堰 | 卓筒井镇关昌村 | 1975年 | 该石堰建于卓筒井镇关昌村境内天灯河上,长45米、宽0.8米、高1.8米,主要用于闸坝蓄水、农业灌溉。后又在旁边增设三孔石桥,用于人员通行。 | |
6 | 大英县 | 蓄金水库 | 卓筒井镇蓄金村 | 1979年 | 该水库位于卓筒井镇蓄金村的涪江水系郪江支流高升桥河上,与中国宋风古井第一村为干屏村接壤,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和文旅等综合效益的小(一)型水利工程。水库集雨面积20万平方米,总库容114万立方米,设计洪水位391.28米,校核洪水位391.31米,正常蓄水位391.15米,正常库容111万立方米,死水位379.6米,死库容9.6万立方米,设计灌面积5000亩,有大坝1座,溢洪道1座,放水设施1座。 | |
7 | 大英县 | 土门垭村渡槽 | 隆盛镇土门垭村 | 1960年 | 该石渡槽建于上世纪60年代,主要用于引渡提灌站抽取的农业灌溉用水,目前仍在发挥作用,为该村的地理标志。 | |
8 | 大英县 | 马蹄垭村石堰 | 象山镇马蹄垭村 | 1960年 | 该石堰位于象山镇马蹄垭村境内马力河下游,长约60米、宽4米、高2—3米,原为马蹄垭水磨站使用,现主要用于闸坝蓄水、农业灌溉。 |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