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乡人民政府,县级各相关部门:
《大英县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审定同意,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大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6月3日
大英县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实 施 方 案
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中央农办、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共青团中央、中国残联<关于印发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开办发〔2014〕30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构建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
精准识别:通过申请评议、公示公告、抽检核查、信息录入等步骤,将贫困户和贫困村有效识别出来,并建档立卡。
精准帮扶: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和贫困村,深入分析致贫原因,落实帮扶责任人,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计划,集中力量予以扶持。
精准管理:对扶贫对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建立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时反映帮扶情况,实现扶贫对象的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精准考核: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识别、帮扶、管理的成效,以及对贫困县开展扶贫工作情况的进行量化考核,奖优罚劣,保证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二、重点工作
(一)建档立卡与信息化建设
1.建档立卡。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制定《大英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细则》,明确贫困户、贫困村识别标准、方法和程序,负责镇乡干部及相关人员培训、督促检查、考核评估等工作;各镇乡根据《大英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细则》中确定的贫困人口、贫困村规模分解和控制办法,负责将贫困人口、贫困村规模逐级向下分解到村到户,并负责村级相关人员培训,指导村做好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此项工作于2014年5月启动,7月中旬前完成贫困人口识别工作,7月底前完成结对帮扶、制定措施、填写手册等工作,8月底前完成相关数据录入电脑,10月底前完成联网运行,并实现动态管理,每年更新。
2.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统一的应用软件系统,做好人员配备、数据采集和更新等工作。通过信息化建设,引导各项资源向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配置,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此项工作于2014年12月底前完成,并逐步升级完善。
(二)建立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制度
1.驻村帮扶全覆盖。普遍建立干部驻村工作制度,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帮扶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并建立驻村帮扶工作队、贫困户帮扶责任人数据库。于2014年6月底前派驻到位。
2.做好干部选派工作。充分动员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民主党派、企事业单位参与驻村帮扶工作,选派有较高政治素质、较强能力、特别是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干部,参加驻村帮扶工作,并明确职责分工、帮扶项目、考核办法和问责制度等。
3.落实帮扶责任。驻村工作队负责协助村两委摸清贫困底数,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协调帮扶资源,统筹安排使用帮扶资金,监督帮扶项目实施,帮助贫困户、贫困村脱贫致富,不脱贫、不脱钩;协助基层组织贯彻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参与各项扶贫开发工作。
4.建立健全帮扶制度。建立健全驻村干部的选拔、培训、管理、考核、激励、保障等制度,充分调动驻村干部的积极性,对工作成效显著的要提拔重用,对工作成效不明显的要实行退出和问责。加强驻村工作队的规范管理,实现驻村干部帮扶长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1.扶贫部门要将扶贫措施与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紧密衔接,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培育扶贫开发品牌项目的同时,继续做好整村推进、互助资金、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等专项扶贫工作。
2.各行业主管部门,要重点围绕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3〕25号)文件,组织实施好村级道路畅通、饮水安全、农村电力保障、危房改造、特色产业增收、乡村旅游扶贫、教育、卫生和计划生育、文化建设、贫困村信息化“十项重点工作”。
(四)提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精准性、有效性
1.搭建社会扶贫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国务院扶贫办统筹建设的中国扶贫网,将贫困户、贫困村的需求信息与社会各界的扶贫资源、帮扶意愿进行有效对接,互联共享,实现社会扶贫资源的精准化配置。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搭建本县社会扶贫信息服务平台。
2.完善社会扶贫帮扶形式。鼓励引导各级定点扶贫单位、武警部队、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扶贫参与主体,到贫困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帮扶活动,努力做到帮扶重心下移到贫困村、帮扶对象明确到贫困户,帮扶措施到位有效,帮扶效果可持续,实现社会帮扶的精准化、科学化。
三、保障措施
(一)深化思想认识。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要求,是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底数不清、目标不准、效果不佳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各级部门要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把精准扶贫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
(二)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片区牵头单位、行业主管部门都要做好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强化扶贫开发队伍建设,加强县、镇乡两级扶贫部门力量,保障工作经费,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效能。
(三)强化责任落实。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原则,逐级分解落实;县扶贫部门要抓好精准扶贫工作的设计、沟通、协调、指导和服务工作;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分工,发挥职能和行业优势,切实加大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的帮扶力度;要搭建有效平台,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