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英新闻 首页 走进大英 历史人文 著名人物 查看内容
真正让“遂宁效率”成为“遂宁品牌”

杨炯

2017-9-8 00:00| 发布者: 大英县人民政府| 查看: 41| 评论: 0|来自: 县政府办    

摘要: 杨炯(650—693),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12岁举神通,授校书郎、崇文馆学士。唐垂拱元年(685)秋,出为梓州(今四川三台)司法参军,垂拱四年(688)秩满离蜀,后出为盈川县令,在官任内以严酷著称。擅长五律,为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一。其边塞诗具有积极精神,气势较胜,但多数作品未能尽脱齐梁风气,著有《盈川集》。 杨炯曾祖初为唐代左光禄大夫,华山郡开国公。杨初长子杨安,杨安之子杨某(其名失载...

   杨炯(650—693),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12岁举神通,授校书郎、崇文馆学士。唐垂拱元年(685)秋,出为梓州(今四川三台)司法参军,垂拱四年(688)秩满离蜀,后出为盈川县令,在官任内以严酷著称。擅长五律,为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一。其边塞诗具有积极精神,气势较胜,但多数作品未能尽脱齐梁风气,著有《盈川集》。

   杨炯曾祖初为唐代左光禄大夫,华山郡开国公。杨初长子杨安,杨安之子杨某(其名失载)为润州句容、遂州长江(今大英县)二县令,朝散大夫,行郑州司马。长江县令杨某即为杨炯之族叔父。唐高宗上元二年(675),杨炯二十六岁,待制弘文馆,应益州新都县和遂州长安县官员之请,写了《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和《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王勃游蜀时,作碑文甚多,“西南洪笔,咸出其词”。特别是那篇《九陇县孔子庙堂碑文》,声誉卓著,杨炯称之为“宏伟绝人,稀世珍宝”。封建社会文人以能为孔庙撰碑为荣。适逢唐咸亨元年(670)五月,唐高宗大举崇儒,提倡教育,下诏:“诸州县孔子庙堂及学馆,有破坏并先来未造者,遂使生徒无肆业之所,先师阙奠祭之秋仪,久致飘零,深非教本。宣令所司,速事营造。”

   故在其数年中,兴建孔庙特多,新都县孔庙和长江县孔庙均建于这一时期。新都与九陇(今四川彭州)接壤,九陇已请王勃做了碑文,新都后建,思求匹敌,慕杨炯之文名,故到哀求杨炯作文。

   又杨炯之族叔其时正作遂州长江县令,所以长江县孔庙碑文也请他撰写。杨炯在新都碑文序中对此不无矜持地说到:“机衡莫测,下问书生,远近未知,来求小子。当仁不让,思齐于上古之名;游圣难言,有愧于中郎之石。”语言貌似恭谦,其实非常自负。由于有王勃碑文在前,客观上就形成了竞赛,所以他写新都县和长江县二碑文,倒是极端用力地的,其功力也可与王勃之作相抗衡。

   杨炯之族祖父杨某,唐高宗咸丰四年(673)到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为长江县令,任期内兴建长江县孔庙,并于上元二年(675)请族侄杨炯撰写了《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文。因其在长江县政绩突出,秩满,升邓州司马,封朝散大夫。杨炯撰写的《长江碑》文,已载入《盈川集》、《全唐文》和《蓬溪县志》。

qrcode
手机扫码,畅快体验!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