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书(1461—1527),字文同,号元山,四川蓬溪县吉祥镇席家沟人,弘治二年(1489)中举人。次年赴北京应试,中三甲第122名进士分发出山东兖州府郯城任知县。席书任知县三年,勤恳农田,规制水患,成效大著。政绩突出,治行有方,弘治七年(1494)擢工部堂主事(正七品)。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弘治十四年(1501)晋升户郭员外郎(正六品)。
席书逝世与北京,归葬今大英县回马镇文武村金井坝(其墓今存,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席书从29岁步入仕途,历官37年。在60岁以前为官堂堂正正,不徇私情,风骨渐劲,由知县升主事员外郎、后又升按察使佥事、提学副使、布政使、侍郎、巡抚。在60岁以后,晚节不保,将个人恩怨与私利看的太重,办事揣摩皇帝意向,从任南京兵部侍郎始,便投入张璁、桂萼怀抱,庇护御史陈洸,排斥忠良及骨鲠之臣如吏部尚书费宏,诋诬大学士杨廷和等人,为时论所不耻。
观其一生,席书是个毁誉参半的官吏。席书著有《漕船志》2卷,《漕运路》2卷、《大礼集议》5卷,《宪帝先录》多卷、《元山春秋论》、《元山文选》等书。与其弟有子三人,皆有功名科第,官居宝丞、知县、知府,可谓钟灵蕴秀,仕宦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