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类
大农办函〔2014〕2号
大英县农村工作办公室
关于县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73号建议的
复 函
蒲鹏程、谭斯列、邓雄、何天军、代军、吕大兵等县人大代表:
你们在县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第73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新时期中、省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总体要求,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初步建成了郪涪两江沿岸绿色蔬菜产业示范区、蓬乐路优质柑橘产业示范区、射大路优质干果产业示范区、罗桂路优质生猪产业示范区等“四大”产业示范区,对推进全县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为促进全县“三农”工作平衡发展,我们从工作推进机制上搭建了全县各镇乡平等竞争的平台,鼓励全县农户平等参与,着力解决更多偏远地区的发展问题。
一、政策上支持
县政府2013年出台了《大英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奖代补民办公助实施办法》和《大英县农民新村聚居点建设申建制暂行办法》(简称“申建制”),对农村基础建设和农民新村建设的财政资金补助范围、补助标准和补助方式进行了明确规定。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对村组集体、联村联组联户、专合组织、家庭农场自愿出资建设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照项目审核投资总额60%的标准进行控额补助。对村民与项目企业共同出资建设的农村公共基础建设项目,按照项目审核投资总额70%的标准进行控额补助。在农民新村建设上,新建的农民新村,每个点由政府按照建设规模实行民办公助、以奖代补,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改建点农房主要结合农村危旧房屋改造项目、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和卫生改厕项目实施并安排补助资金。此举对打破乡镇间、村社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2013年开始推行此制度以来,包括智水、通仙等偏远乡镇在内的镇乡共申报开工建设新村示范点28个,当年完工8个,目前在建20个,今年计划新开工建设10个以上。
二、项目上倾斜
2012年以来,县政府相继在蓬莱镇、卓筒井镇、天保镇、金元乡等镇乡实施了“小农水”项目;在象山镇、玉峰镇等镇乡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智水乡、通仙乡实施了城乡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建成了一大批符合产业发展的“田网、水网和路网”,为改善项目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年,县政府将继续在河边镇八里总支、隆盛同心总支31个村实施“小农水”建设项目,计划新建渠道105公里,整治渠道76公里,整治山坪塘162口、石河堰42处,改造电力提灌站54座,新建蓄水池240口,项目建成后,将新增灌溉面积1.3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24万亩;在蓬莱镇、河边镇、金元乡实施土地整理项目,计划整理土地4.9万亩,新增耕地0.52万亩。
三、招商上鼓励
县政府创新农业招商引资机制,鼓励偏远镇乡积极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的规模业主,大力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资金、带技术、带管理,通过与业主共同投入,县政府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奖代补民办公助实施办法给予补助,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绿色蔬菜、优质水果、高效经济林、特色家畜家禽等地方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我们相信,按照全县的总体建设规划,经过各级各部门的不懈努力,通过逐年集中成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偏远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将逐步得到较大改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对偏远地区的扶持,最大限度实现平衡推进,促进全县“三农”工作快速发展。
大英县农村工作办公室
2014年4月24日
(联系人:刘文志 联系电话:7822930)
抄送: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县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