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乡级各部门:
《智水乡依法治理2018年工作要点》已经乡党委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大英县智水乡委员会
2018年5月15日
智水乡依法治理2018年工作要点
一、依法执政方面
1.健全并落实党委领导和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制度。
2.健全并落实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发挥作用和依法开展工作制度。
3.健全并落实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4.规范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权责权限,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
5.完善党委定期听取政法机关工作汇报制度。
6.加强基层法治机构、法治队伍、法治工作机制、法治基础设施建设。
7.建立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实施效果评估制度。
8.建立完善重大决策法律咨询、法律支持、合法性审查、决策评估、决策失误责任追究纠错机制和法律顾问制度。
9.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完善“签字背书”、提交述廉报告、述责述廉、约谈等制度。
10.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纪委监督责任。
11.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12.加强人大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备案力度。
13.防止部门利益法制化,探索建立委托第三方起草规范性文件工作机制,完善规范性文件起草、论证、审查、批准、备案、公布等程序规定,严格规范和控制党委、政府联合发文。
二、依法行政方面
14.严格执行行政组织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建立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
15.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原则上取消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
16.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机制。
17.推行行政机关内部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
18.健全行政决策执行效果评估和决策调整、停止执行机制。
19.建立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和责任倒查机制。
20.推行行政执法裁量权案例指导制度。
21.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推行行政执法流程网上运行和执法文书电子化。
22.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人员资格管理。
23.全面落实行政执法经费财政保障制度。
24.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平台和电子监察平台建设,健全政务公开查询系统。
25推进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及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
26.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规范性文件公开制度、依申请公开规范管理和限期答复制度。
27.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社会评议、年度报告、责任追究等配套保障机制。
三、公正司法方面
28.对依法行使申诉权的当事人,实行诉访分离、权利保障和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对不服司法机关生效裁判、决定的申诉,实行由律师代理制度;对聘不起律师的申诉人,实行法律援助制度。
29.完善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群众旁听庭审、公开司法拍卖、新闻发布等制度。
四、社会法治方面
30.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法治化,健全并实施主体责任、工作制度、检查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
31.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服务管理体制、网格员队伍和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32.健全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登记管理、活动监管和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制度。
33.完善群众议事、社区听证、工作评议、民情恳谈等制度和基层社区治理体制、治理方式。
34. 构建以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为主要内容,以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为基本保证的社会信用制度。
35.健全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控制、源头管理、技术标准体系和事故应急体系,强化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专项治理。
36.深化平安大英、基层平安和行业平安建设以及平安和谐“三级联创”,严格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37.扎实推进村(社区)、机关、学校、企业、寺庙、单位等依法治理示范创建活动。
38.加快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法治建设,健全舆情监测、分析、研判、处置机制。
39.严格执行食品、药品等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
40.健全流动人口服务、动态管理工作网络和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特殊人群检测、预警、救治、帮扶、服务、管理制度框架。
41.继续加大对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涉及金融安全、历史遗留问题等重点问题的依法治理力度。
42.构建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推进诉调衔接和检调对接,加强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
五、全民守法方面
43.构建法治智水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
44.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法律人才库和法律智库建设。
45.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鼓励法治文化作品创作与推广。
46.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47.全面推行领导干部法律知识水平培训考试制度,将后备干部学法用法考试成绩纳入法治档案,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48.建立法律进寺观教堂大宣讲机制。
49.开展“法律服务进万村”活动,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
50.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针对重点人群分类开展普法教育。
六、依法监督方面
51.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构建内容广泛、程序规范的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监督体系。
52.对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和定期轮岗,构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纠错问责的行政监督体系。
53.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开展“电视问政”活动。
七、组织保障方面
54.继续完善党委领导机制,健全依法治理日常工作推进体系,加强工作力量保证。
55.实施党委书记与辖区和部门党组织书记层层签订依法治理目标责任书制度,督促各级党组织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56.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57.把党员领导干部守法用法作为干部人事管理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行法治档案制度。
58.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年度述职述廉述法报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