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一位叫文捷的老师将一封感谢信亲手交到本报记者手中,希望通过本刊表达他对上级部门与县教育、民政等各级领导干部、同事、亲朋,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谢意。
文捷是蓬莱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膝下有一个女儿。靠着他的收入,原本一家的生活可以跟大多数教师一样过得平静、恬淡而幸福,可天不遂人愿,2000年,年仅36岁的他不幸罹患青年帕金森病,俗称“不死的癌症”,正当壮年,本应是家中的顶梁柱,上赡养父母,下抚育子女,可突如其来的病痛让他成了家庭的负担:全身僵硬,不能动弹,就连翻身都得靠年迈的母亲帮忙,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用文捷老师的话说就是“求生不能,求死无路”。十余年来,他辗转成都、绵阳、南充等多地求医,漫长的求医路不仅给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经济上的重压,更让他饱受病痛的折磨,身心的煎熬。
病魔无情,人间有爱。面对文捷老师的不幸遭遇,社会各方齐力伸出援手:2006年,蓬莱中学全校师生主动献爱心捐款;其后,原大英中学本部师生又捐款;之后,县教育工会倡议全县师生发起了手拉手献爱心捐款活动;随之,省市县领导多次前往他家看望、慰问,并带去慰问品及慰问金,鼓励他要乐观坚强,勇敢面对一切,顽强与病魔作斗争。10元、20元、100元、200元……在捐款救助倡议号召下,领导干部带头踊跃捐款,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亲朋等也纷纷加入了爱心捐助活动中来。
一份份沉甸甸的爱心让文捷老师树立起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和生活的勇气。今年5月25日,文捷老师在四川省八一康复医院成功进行了手术治疗,植入了国产DBS(脑起搏器),花费15万余元。闻此消息,县医保局、县帮扶中心、教育、县残联慈善协会、民政等又纷纷给予支助,四川省八一康复医院也为其减免了一定费用。如今,文捷老师已经能走路能翻身了,生活完全能自理了,病情好了百分之七十。
“我能有今天,我要感谢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感谢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解囊相助,感谢亲人对我的悉心照顾,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现在,我想通过报纸来表达我的一颗感恩之心……”文捷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