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英新闻 首页 动态信息 镇、街道动态 查看内容
真正让“遂宁效率”成为“遂宁品牌”

回马镇“五抓”落实,助推乡村振兴

2018-11-14 00:00| 发布者: 大英县人民政府| 查看: 13| 评论: 0|来自: 回马镇    

摘要: (一)抓好产业发展,力促乡村产业兴旺。 依托枯井村-隆盛镇红岩村交通枢纽连接“农一环”的区位优势,以回马镇本土龙头企业四川正品农业为核心,以芦林沟村为基地,打造辐射枯井村、金竹村、新龙桥村3个贫困村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以点带面,形成农业产业连片发展的区位效应。大力推进“产联式”合作社建设,新建产联式合作社10个以上,培育无公害绿色生态农业品牌2个,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实现特色农产品...

(一)抓好产业发展,力促乡村产业兴旺。

依托枯井村-隆盛镇红岩村交通枢纽连接“农一环”的区位优势,以回马镇本土龙头企业四川正品农业为核心,以芦林沟村为基地,打造辐射枯井村、金竹村、新龙桥村3个贫困村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以点带面,形成农业产业连片发展的区位效应。大力推进“产联式”合作社建设,新建产联式合作社10个以上,培育无公害绿色生态农业品牌2个,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实现特色农产品网上交易。按照“农业+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深度挖掘农业旅游元素,大力在场镇近郊发展现代乡村休闲观光农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实现撂荒土地整合利用,为当地提供务工就业岗位,盘活现有土地资源,既能助农增收,又能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企业、村集体、农户三方互利共盈的格局。

(二)抓好环境改善,力促乡村生态宜居。

深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工业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保护两手抓,坚持整治与保护并举,以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和涪江、郪江流域环境整治为突破,不断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环境质量;结合桂回组团总体规划,重点建好农林村、新龙桥村新村聚居点;开展农村河塘清淤整治,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公益林、天然林保护制度;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农村水环境治理和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全面完成星光支渠回马段建设任务;持续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治理,突出抓好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改扩建农村道路15公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营造“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宜家宜业环境。

(三)抓好精神文化,力促乡村乡风文明。

突出舆论宣传,凝心聚力,鼓劲造势,积极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组织宣传团,深入全镇18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进行集中宣传;加大文明创建力度,巩固创建成果,进一步加强文明村、文明社区、“四好村”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力度,力争今年创建省级“四好村”2个、市级“四好村”4个、县级“四好村”5个;推进红白喜事简办,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攀比之风等;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整治赌博、封建迷信等;强化宣传载体建设,坚决落实党管舆论阵地,在各村建立固定的群众工作宣传栏,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政法治文化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强化宣传载体建设,大力弘扬致富兴业、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抓好基层治理,力促乡村治理有效。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教育管理,逗硬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按时召开党支部会、党小组会议、党员大会。强力推进“三治融合”,着眼法治有序,力促“法律顾问制度规范化”“法律知识宣传常态化”“矛盾纠纷化解法制化”,推进依法治村有序开展;着眼德治有效,开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不动摇”“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不含糊”“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不懈怠”,推进依德治村有效开展;着眼自治有力,“深入推进‘六联机制’”,“继续推行‘三务公开’”,“坚持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不断提升基层自理能力;继续深化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努力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五)抓好脱贫攻坚,力促乡村幸福和谐。

完善扶贫攻坚考核机制,按照全面脱贫的目标,对照精准脱贫标准,算好明细账、倒排工期、细化措施,落实任务,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严格对照脱贫攻坚任务台账,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方式和落实脱贫致富要素保障等方式,全面完成今年55户167人易地搬迁住房建设任务,全面落实土坯房整治、危旧房改造、安身房建设,实现全镇879户贫困户到今年底安全住房保障率达到100%,77户235人脱贫,新龙桥村摘帽的任务,确保到2020年全镇贫困户年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


qrcode
手机扫码,畅快体验!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