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家里的水龙头坏了,找不到人维修,自己又修不来,多亏社区网格员上门帮我修好了。”3月4日,大英县花园街社区新天地小区居民谈起网格化管理带来的方便时纷纷竖起大拇指。
近年来,大英县积极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落实网格化管理工作,为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和精细化管理,提升了居民幸福指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走访入户让服务零距离
大英县坚持结合实际、动态调整的原则,充分考虑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管辖面积等因素,将城区划分为89个网格。一张由一个个格子组成的“大网”,覆盖了全县,在这张“大网”中,400多名网格管理员活跃在每个小格里,入户走访,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遍和延伸至社会最末梢。上门维修水管、电器,垃圾堆清理、代办事务……大小问题,只要是居民的需求,网格管理员都会主动协调解决。
将“便民、利民、惠民”作为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县政务服务中心——镇乡(管委会)便民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站”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梳理、下放社区便民服务站行政审批事项和服务项目17项,进驻项目达25项,真正把服务关口前移到了居民家门口,让群众享受零距离服务。
摸清底数让管理更精细
“我负责的网格内共有独立物业小区8个,居民410户1414人,其中流动人口32户114人。”花园街社区网格管理员段帮余告诉记者。
和段帮余一样,大英县的400多名网格员将所负责网格内的信息收集到位,便于实施精细化管理。
“在充分依托网格和依靠网格管理员的前提下,大英结合实际,探索并丰富了城区、农村两种服务管理模式。”大英县综治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城区,大英全面推行楼栋管理,充分发挥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和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加强小区建设和管理,实现小区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在农村,全面推行议事代表制度,积极引导村民委员会和议事代表互动,强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现群众的事情群众议、群众的事情群众办。
截至目前,大英通过网格化管理共动态采集和录入户籍人口信息412210条、基层组织信息689条、特殊人群信息3300余条、关怀对象信息15000余条、房屋信息48000余条,处理事件2766条,基本做到了人口服务管理从“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被动管理到主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