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老人生活,实现“老有所乐”。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明生活,使他们幸福地安度晚年。我镇为保障老年人顺利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结合文化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改(扩)建文化活动阵地8个,打造高标准文化院坝综合示范点4个,配备腰鼓120个,二胡12把,笛子40支。组建老年人业余歌舞队15支,开展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感恩奋进”等文艺汇演40余场次。同时,为满足老年人情感心理方面的需求,全镇共建立日间照料中心6个,让老年人更好的接受日间照料和健康指导,文体娱乐,等服务项目,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积极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为”。目前留守农村的大多数老人都是为了照顾读书的孙子(女),他们相对时间比较充裕,帮助村(居)委会排查安全隐患、协助维护治安、制止不文明行为、开展各类公益活动便是他们乐意之举。村(居)委会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设置了公益性岗位60个,组织老年人开展交通文明劝导工作500余次。他们用自己积累的经验、技能为社会和他人奉献余热。这种积极养老的方式更能引导社会增强接纳、尊重、帮助老年人的关爱意识和老年人自尊、自立和自强的自爱意识。
宣传法律知识,实现“老有所防”。目前农村以健康、亲情、发财为诱饵的骗局日益增加,让老年人防不胜防。如何防治老人被骗是社会治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可以结合“送法下乡”“送文化下乡”等多种方式开展“尊老爱幼普法宣传”主题活动,向老人详细讲解《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老年人的诈骗手段进行分析,如电信诈骗、理疗诈骗、婚姻诈骗、医疗骗术等,提醒老人远离可疑人员,帮助老人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我镇已开展此类宣传活动10余次,收益老人5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