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传帮带”制度。分别安排一名乡领导班子成员结对帮带一名大学生村官,同时安排一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机关干部为其辅导,共同帮助大学生村官转变角色。
二是教育培训制度。将大学生村官纳入乡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实行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培训制度,广泛开展党性党风、创业富民、法律法规等教育培训。
三是实践锻炼制度。及时给大学生村官交任务、压担子,引导具备条件的大学生村官竞选村两委干部,对村官委以重任,充分让大学生村官在基层中发挥作用,目前,两名大学生村官一名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一名担任村委委员、村主任助理。
四是管理考核制度。健全和完善个人自评、村级考评、党委评定的考评制度,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和工作指导,实行规范化管理,充分激发大学生村官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