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类
大建函〔2014〕55号
大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县政协四届三次会议第21号提案的
复 函
民盟大英县总支:
你在县政协四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第21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科学前瞻,编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建议
(一)高标准编制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
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成立以来,高度重视规划,对城市规划建设作出了统一部署,按时间安排提出了项目规划年、项目实施年。《大英县城市总体规划》已完成编制,通过评审并按要求修改完毕,目前正在报批;《大英县城市交通专项规划》已完成编制,通过评审并按要求修改完毕;《大英县城市电力专项规划》已完成编制,通过评审并按要求修改完毕;《大英县城市防洪排涝专项规划》于2014年3月31日提交了县规委会审议。同时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消防、人防设施建设规划等也正在进行编制中。
(二)着力营造城市形象
大英建县时间短,经济实力整体水平不高,建县初期的建设主要考虑的功能需求。随着几届县委、县政府的努力,县级财政财力有了实质的提高,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城市形象的营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环城路安置房的风貌改造、中海大道的景观改造都很好的展现了大英对外的形象;今年实施的卓筒大道、花园干道的改造将我县的卓筒文化、采和文化融入到了设计之中;郪江新城的湿地公园、蓬莱大道建设充分地利用了我县地处丘陵地区的特点,设计中充分考虑"营山理水",建成后的郪江新城也将塑造出大英"山—水—城—田"交融一体的城市特色。
二、关于强化管理,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建议
(一)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在项目规划完成后,把项目实施落地作为了今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今年由县住建局牵头组织实施了卓筒大道、花园干道、建设路、天平街、环城路、郪江北路、梁家坝滨江路、聂家坝滨江路、梁家坝中路、罗桂路、郪江南路、郪江东路、南华路、蓬莱路、郪江新城蓬莱大道、郪江新城滨江路、采和大道及四座桥梁、湿地公园、中心城区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完成后可真正实现"平峰很畅通,高峰不拥堵",同时采和大道、郪江新城滨江路的建成也将增加两条我县东西方向的通道。缓解东西方向的交通压力,尤其是采和大道与今后的快捷通道相连,为我县又提供了一条通向遂宁的"高速公路"。在城市道路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公交站台的设计建设,在城区主干道上,把公交站台建成为港湾式,有效避免了公交车上下客时后面车辆无法右转的现象发生。为了更好的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郪江南路、卓筒大道、花园干道的改造将对车行道进行拓宽,郪江南路、花园干道由双向两车道变为双向四车道,卓筒大道由双向四车道变为双向六车道。随着城市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车辆也在急剧增加,我县每月增加车辆约250辆,这不仅对城市道路设计、建设提出了要求,也对城市车辆停放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目前县规划局也正在编制城市停车场建设方案,待县委、县政府审定后将组织实施建设,同时规划部门也将小区停车位建设纳入了规委会讨论。
(二)加大城市管网建设改造力度
近年来,我县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在对城市道路改造的同时也对地下管网建设加大了投入,今年正在实施的环境提升工程及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均属于老城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水、电、气、弱电等均在与雨、污管网进行同步改造,水、电、气、弱电的建设实行了统一开挖,分别建设,形成了综合管廊的建设模式。在改造的过程中县政府还专门出资在重大的交通路口为今后预留了过街公共管线,有效地避免了"拉链马路"的现象再次发生。在城市改造的过程中,川投水务加大投入,不仅改造了以前不规范的管网,同时也为即将建设的二自来水厂布设了管网。县住建局正在实施的大英县中心城区排水项目主要是针对城市排水防涝而建设的,该项目的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城市防洪压力。
(三)加快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我县的污水处理采用的是厂内BOT方式建设,厂外管网采用的是上级补助、地方配套的方式建设,目前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为2万吨/日,采用的工艺是CASS工艺。厂外的污水主管网已经基本形成。我县是在原蓬莱镇的基础上建县,部分未改造的道路雨污合流的现象的确存在,同时也存在部分小区未实施雨污分流。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县规划局正在对城区的雨污管网进行调查,为即将实施的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在城市的改造中县住建局对各小区、开发楼盘也分别预留了雨污水接口,为今后城市的雨污分流改造奠定了基础。由于我县财政实力还很薄弱,城市道路上的雨污分流还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将加大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的力度,缓解地方资金压力建设雨污系统,同时也通过技术方面的处理,尽量减少污水下河污染河道。2012年根据省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县编制了县排水专项规划,为今后建设雨污水管网走向、高度、位置提供了依据,同时规划人员按照远期也充分论证了管径。
(四)加强现代生态田园宜居城市建设
郪江是我县的母亲河,东西方向贯穿整个城区,郪江的存在帮助了我县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无限生机。原建委对郪江新城老城段进行了改造,当时建设更多的是考虑防洪,节约用地,所以挡土墙建设采用的是重力式形式,未考虑居民亲水休闲问题,目前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县水利局正在组织实施郪江右岸的栈道建设,栈道建成后将有利于居民亲近水体休闲娱乐。湿地公园建设是今年我县重点项目建设之一,公园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郪江湿地、广场、喷泉、小品、亲水平台、立体绿化等,项目占地200多亩,目前项目已经启动建设,建成后的湿地公园将便于居民休闲、散心。提案中提到的"建设一处景观、承载一处人文、成为一处标志"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也得到了体现,如郪江上的桥梁县规划局专门进行了景观设计,城市环境提升工程的人行道上小品建设也体现了卓筒文化、采和文化等。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县规划局目前正在进行魁山公园、铜鼓寨森林公园的规划工作。
(五)加强在建项目管理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县住建局注重强化班子组建,为每个项目专门派出具有丰富经验的现场代表,专门负责项目的协调,质量、安全、造价、进度等方面的控制,要求现场代表实行24小时跟踪服务。对监理公司人员实行天天考核制度,要求监理到岗到位;实行监理、施工企业一并处罚制度,督促监理人员认真履职;实行监理例会制度,做到施工问题及时解决处理。同时要求施工企业组建具有良好素质的施工团队,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履历进行了现场考评,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强化质量管理,"百年大计,质量为本",为了把项目建设成惠民工程、优质工程,县住建局对项目建设专门制定了质量管理办法,在办法中明确了质量是工程的生命、质量是安全的保证。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按照建设宜居城市的相关要求,强化工程质量意识,规范质量管理行为,严格工程质量管理,办法中还明确了项目建设过程中质量控制的要点等。
三、关于创新机制,拓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渠道的建议
城市建设的项目资金主要来源是县财政地方配套、银行贷款、上级补助资金、社会投融资资金等,目前实施的大部分老城改造工程采用的是世界银行贷款资金,争取的资金为1000万美金(折合人民币月6300万元),同时县住建局也正在争取亚行贷款进行城市道路建设。郪江新城、城区环境提升工程、安置房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投融资,今年实施的社会投融资建设的项目工程造价约5亿元人民币。城市背街小巷、应急工程、土石方工程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配套。近年我们也加大了向上争取资金的力度,主要争取到的大南街棚户区改造、太吉片区棚户区改造、交通上、下街棚户区改造、中心城区排水、城市生活污水管网二期、污水管网建设等项目专项资金,争取的到位资金约1亿元人民币。
大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4年5月23日
(联系人:钟灵知 联系电话:13982567119)
抄送:县政协提案委,县政府办信息调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