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抓"硬件改善",增强造血能力。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的财政投入,用于村、社公路修建,确保家家通公路。建立和完善奖、助学金机制,对困难家庭多给一些政策、资金上的援助,确保贫困生有学上。对办理扶贫救助手续,家中只有爷爷奶奶,父母在外地的学生,简化扶贫救助程序,让困难家庭少跑路。 (三)抓"观念转变",厚植发展潜力。利用村广播、镇村公开栏、横幅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兴媒体大力宣传就近入学的好处,镇村干部带头让自己的子女就近入学,引导广大家长转变教育理念。同时当地政府带头建立、完善就近入学相关的法律制度,明确可操作标准,为村小布局调整筑牢法律防护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