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规范垃圾处理。各村大力推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户集、村收、镇转运、县处理”长效运行机制,配备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处理设施设备,落实专兼职清扫保洁队伍,实现常态化保洁和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堆放、定期清运、定点处理,确保垃圾收集屋(池)和垃圾中转站(处理场)有效运转。有条件的村,可以在村民聚居点设置专用垃圾收集箱(桶)。 3.开展村庄绿化。各村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广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美化活动,重点搞好村旁、路旁、宅旁、沟旁“四旁”绿化,做到因地制宜、适地栽树、见缝插绿。实施新村聚居点建设的村庄要谋划打造园林绿化景观,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4.提升亮化美化。各村在主要道路两旁安装路灯等亮化设施,搞好日常维护,实现村内主要道路和重要活动场所夜晚有照明。重点整治8个贫困村和有扶贫任务的非贫困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主要道路沿线破损房屋建筑立面,有条件的村可实施墙壁粉刷,使其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规范户外广告、路牌和公共标志,有条件的村可绘制文化墙,建设文化走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