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真正让“遂宁效率”成为“遂宁品牌”

大英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县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74号建议的 复 函

2020-9-24 15:55| 发布者: 大英县人民政府| 查看: 45| 评论: 0|来自: 大英县政府门户网

摘要: {"原始ID":"3359555b3a764914b86a8cc3df46e5a9","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4日","发布者":"大英县政府门户网","附件":[]}

A

 

 

大 农 函〔2020149

 

 

大英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县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74号建议的

  

 

显明、龚大伦、代爱华、陈明武、翟宁凤、钱基辉、李磊代表:

你们在县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第74号建议)收悉,现将继续办理情况复函如下。

为切实改善我县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县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统筹联动争取项目,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县农业农村局作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牵头部门,我们准确把握上级投资政策,多次组织召开部门会商会联动发力,积极争取项目,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以来,累计争取国家财政资金3.8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4.5万亩,其中2019--2020年县农业农村局,整合部门职能,发挥优势,争取项目资金 0.9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4万亩极大缓解了我县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为高标准农田规模不断扩大,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基础保障

2019年9月-2020年6月,县农业农村局完成了“十二五”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清理工作,摸清了家底,同时编制完成了《大英县“三农”领域补短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建议书》,进一步明确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具体工作思路,为我县按照国省市“十四五”规划编制要求、正在开展高标准农田“十四五”规划持续争取国家项目、夯实农业发展条件等工作打好了基础

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集中连片整体改造

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点项目依托,集中新建和整治田间排灌渠系、山坪塘、蓄水池、提灌站、机耕便民道、格田整理、耕地地力培肥等为重点的田网、路网、渠网建设解决制约项目区农业发展瓶颈田网:坡上坡下统筹规划,突出平整土地、改平增厚,即裁弯取直,小改大、薄改厚,最根本的在于有利于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路网:尽量利用原有机耕道,在此基础上拓宽加固,旱耕地以路渠工程为骨架,与已有的水泥路机耕道相衔接,这样既可节约土地,又有足够的转弯半径。渠网:综合治理,实现蓄、引、提、灌、排的有机统一。

项目建设必须坚持集中连片改造,形成一年一小片,三年一大片,先后重点抓好了象山(2011年、2012年)、隆盛(2013年、2014年)、隆盛镇通仙乡(2015年)、隆盛镇金元乡(2016年)、天保镇卓筒井镇(2017年)、卓筒井镇(2018年)、天保-金元-隆盛(2019年)、河边-蓬莱-玉 峰2020年)。通过项目建设,项目区基本上实现“田网、渠网、路网”三网配套、“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三化同步、“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农田排灌能力、农机作业能力”三力提升,改善了耕地质量,提升了耕地产出。

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在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国家项目资金为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其他经济组织参与的多元化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的基础上,把争取国家投资作为重点,积极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储备工作,为多争取国家项目投资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进一步健全了工程质量管理机制。在工程质量管理上,进一步规范项目的建设、管理程序,坚持工程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等组织形式。强化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县、镇、村上下联动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质量检查监督体系,全面加强了质量管理。三是进一步加强了工程的后续管理。在工程的后续管护上,建立项目实施部门及时把工程移交、村,由镇、村组织受益农户自发管护,形成建 管同步的机制,确保工程效益的长久发挥。

四、针对问题抓落实

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是召开坝坝会议”,解决实际问题。项目规划前,进村入户,会同项目镇、村召开有绝大多数群众参加的坝坝会议摸清项目区老百姓最急需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突出实用实效,确保持续使用项目批复后,按照程序,通过招标,选择有实力、经验丰富的勘测设计公司,与他们一道进村入户,将项目的要求与群众意愿有机结合,确保项目规划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三是项目紧跟产业,确保发挥效益。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做实规划,做优项目实施,引进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感谢你们对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此复。

 

 

大英县农业农村局    

2020916    

 

(联系人:李丽君联系电话:0825-7821223  

 

 

 

 

 

 

 

 

 

 

 

抄送: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县政府办公室。


qrcode
手机扫码,畅快体验!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