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
大 农 函〔2020〕149号
大英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县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74号建议的
复 函
秦显明、龚大伦、代爱华、陈明武、翟宁凤、钱基辉、李磊代表:
你们在县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第74号建议)收悉,现将继续办理情况复函如下。
为切实改善我县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县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统筹联动争取项目,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县农业农村局作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牵头部门,我们准确把握上级投资政策,多次组织召开部门会商会,联动发力,积极争取项目,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以来,累计争取国家财政资金3.8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4.5万亩,其中2019--2020年县农业农村局,整合部门职能,发挥优势,争取项目资金 0.9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4万亩,极大缓解了我县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为高标准农田规模不断扩大,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基础保障。
2019年9月-2020年6月,县农业农村局完成了“十二五”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清理工作,摸清了家底,同时编制完成了《大英县“三农”领域补短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建议书》,进一步明确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具体工作思路,为我县按照国省市“十四五”规划编制要求、正在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十四五”规划、持续争取国家项目、夯实农业发展条件等工作打好了基础。
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集中连片整体改造
以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点项目为依托,集中新建和整治田间排灌渠系、山坪塘、蓄水池、提灌站、机耕便民道、格田整理、耕地地力培肥等为重点的田网、路网、渠网建设,解决制约项目区农业发展瓶颈。田网:坡上坡下统筹规划,突出平整土地、改平增厚,即裁弯取直,小改大、薄改厚,最根本的在于有利于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路网:尽量利用原有机耕道,在此基础上拓宽加固,旱耕地以路渠工程为骨架,与已有的水泥路机耕道相衔接,这样既可节约土地,又有足够的转弯半径。渠网:综合治理,实现蓄、引、提、灌、排的有机统一。
项目建设必须坚持集中连片改造,形成一年一小片,三年一大片,先后重点抓好了象山(2011年、2012年)、隆盛(2013年、2014年)、隆盛镇—通仙乡(2015年)、隆盛镇—金元乡(2016年)、天保镇—卓筒井镇(2017年)、卓筒井镇(2018年)、天保-金元-隆盛(2019年)、河边-蓬莱-玉 峰(2020年)。通过项目建设,项目区基本上实现“田网、渠网、路网”三网配套、“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三化同步、“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农田排灌能力、农机作业能力”三力提升,改善了耕地质量,提升了耕地产出。
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在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国家项目资金为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其他经济组织参与的多元化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的基础上,把争取国家投资作为重点,积极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储备工作,为多争取国家项目投资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进一步健全了工程质量管理机制。在工程质量管理上,进一步规范项目的建设、管理程序,坚持工程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等组织形式。强化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县、镇、村上下联动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质量检查监督体系,全面加强了质量管理。三是进一步加强了工程的后续管理。在工程的后续管护上,建立项目实施部门及时把工程移交镇、村,由镇、村组织受益农户自发管护,形成建 管同步的机制,确保工程效益的长久发挥。
四、针对问题抓落实
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是召开“坝坝会议”,解决实际问题。项目规划前,进村入户,会同项目镇、村召开有绝大多数群众参加的坝坝会议,摸清项目区老百姓最急需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突出实用实效,确保持续使用。项目批复后,按照程序,通过招标,选择有实力、经验丰富的勘测设计公司,与他们一道进村入户,将项目的要求与群众的意愿有机结合,确保项目规划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三是项目紧跟产业,确保发挥效益。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做实规划,做优项目实施,引进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感谢你们对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此复。
大英县农业农村局
2020年9月16日
(联系人:李丽君;联系电话:0825-7821223)
抄送: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县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