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华委员:
您在县政协五届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整合我县产儿科资源,有效促进妇幼保健事业发展的建议》(第42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大英县妇幼保健助产资源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河边中心卫生院、隆盛中心卫生院5家公立助产机构,君珉医院1家民营助产机构。县人民医院现有妇产科医生9人、儿科医生8人;县中医医院现有妇产科医生7人、儿科医生5人;县妇幼保健院现有妇产科医生10人、儿科医生2人;河边中心卫生院现有妇产科医生2人、儿科医生1人;隆盛中心卫生院现有妇产科医生2人、儿科医生2人;公立助产机构现有妇产科医生30人、儿科医生18人。民营助产机构(君珉医院)现有妇产科医生2人,儿科医生1人。全县助产机构现有妇产科医生32人、儿科医生19人。妇幼保健机构是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保护和促进妇女、儿童健康的使命,2020年全县县域内孕产妇2453人、新生儿2470人。妇幼保健机构的特殊职能和特殊使命决定了妇幼保健机构是不可缺少的,也是其他任何卫生服务机构无法替代的。
二、建强妇幼专业机构,妇幼资源进一步优化
一是建强县级妇幼保健专业机构。大英县妇幼保健院创建于1997年12月,2016年1月机构改革,大英县妇幼保健院与大英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合并组建大英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设有职能科室5个、业务科室9个,重点开展以特色妇科、产科、妇女保健、孕期保健、产后康抚、儿童保健、婴儿水疗、优生遗传、基因检测、中医康复理疗、小儿推拿、预防接种为主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医院年门诊量2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2000人次,年分娩产妇数800人次。医院拥有固定资产1500万元,现有四维彩色B超、乳腺彩超、数码阴道镜、B超可视人流机等大型医疗设备。坚持群众需求导向,带领全县11家乡镇卫生院不断健全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服务体系,整体提升全县妇幼健康服务水平,为老百姓提供便捷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重点承担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两癌”检查项目、国家免费婚前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等项目工作。多年来,我县妇幼保健工作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体的工作方针,为保护妇女儿童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建立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依托县人民医院强大综合实力,在县人民医院设立我县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承担全县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工作。2020年全县妇幼工作成效显著,孕产妇死亡率0%、新生儿死亡率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81‰,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由于地方财政有限,保健院还不具备条件(没有单独设立儿科,综合实力不够强),大英县成立县妇女儿童医院由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管理目前还不具备时机。
三是建强乡镇妇幼助产机构。河边、隆盛中心卫生院已经规划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必须达到二级乙等综合医院标准,“爱婴医院”是创建二级综合医院的重要内容,助产机构是评审“爱婴医院”的必备条件,河边已经建成国家二级乙等综合医院,隆盛中心卫生院正在创建二级综合医院。故关于取消中心、镇卫生院助产资质的建议,目前不适合大英县实际情况。
三、落实政府责任,妇幼基础设施进一步筑牢
一是加大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大英县妇幼保健院文旅产业园区综合楼和住院楼建设项目计划占地面积21.43亩(已划拨11亩,10.43亩)。其中综合楼项目中央资金拨付600万元,自筹445.7万元,总投资1045.7万元,建筑面积3199.24㎡,目前已完成主体建设,预计年底投入使用;住院楼建设项目建筑面积8000㎡,拟财政投资5000万元,正在进一步优化设计。
二是继续贯彻实施“一法两纲”。围绕职责目标,跟踪政策方向,积极引进项目,进一步加大对妇幼卫生事业投入,十四五期内,依托县妇幼保健院重点建设妇女保健康复中心、宫颈病诊治中心、产后月子中心、小儿外科、心血管内科。强化人才引进,妇幼队伍进一步建强。
四、激发人才活力,妇幼保健队伍进一步建强
一是建立人才竞争机制。增强机制的活力,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不断增强技术服务的实力和优质服务的意识,以优良的保健服务质量和良好的社会信誉在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发展。全县妇幼保健助产机构拥有产儿科副主任医师13人,主治医师21人。
二是强化内部管理。要按照卫生技术服务的要求,深化妇幼保健机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在改革中求创新、求突破、求提高。创新服务的理念和服务的思路,突破现有的服务方式、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技能和服务质量。同时加强质量控制,包括服务质量、工作制度和技术规范落实,切实做好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管理,不断提高妇幼保健机构的内部管理水平。
三是强化人才激励。通过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等方式强化人事制度改革;通过采取激励措施,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奖金分配向一线、向风险、向临床倾斜,择优淘劣,因事用人,按照能级结构,以能授权、能级相称、适才适用、适人适职,只有这样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事竟其功,才能留得住人才,妇幼保健的工作才能稳步推进。
五、强化管理,妇幼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是加强职业素质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全县妇幼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加大选拔、派出青年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力度,培养一批各学科业务技术骨干。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培养人才,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特色鲜明、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2021年上半年全县助产机构共外出培训10人,提高了诊疗水平。
二是抓好创新发展。依托县保健院等助产机构继续开展好孕妇学校5个、胎儿大学1个,县保健院开展宫腹腔镜、产妇康抚、体重管理等新业务,重点打造盆底康复项目为全县妇女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三是妇幼保健机构不断提档升级。2021年县保健院创建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启动三级医疗机构创建,为辖区妇女儿童提供更优质、更舒适的服务。
一是健全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建立健全以县妇幼保健院为龙头,11个卫生院为基础,400余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底的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开展好新生儿保健、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心理卫生、五官保健、儿童康复、儿童常见病诊治和中医儿童保健等项目,新增加了早期发育评估、自闭症筛查项目。2021年上半年辖区活产数1065人,按照规范要求接受一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991人,辖区内0—6岁儿童28190人,接受随访管理12400人。
二是配齐专业技术人员。县妇幼保健院成立基保科,配备7名专业人员,11个卫生院每个卫生院配备1~3人,共配备20余名妇幼工作人员,196个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共200余村医生参与妇幼保健工作,有效保障了妇幼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宣传引导氛围浓厚。以世界母乳喂养周、世界地贫日、全国残疾预防日、预防出生缺陷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推动医疗机构、社区、托育机构和相关社会组织,围绕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母乳喂养等科普宣传活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扩大科普宣传的覆盖面,全方位多层次大力开展妇幼保健宣传教育,促进社会公众充分认识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