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
大府办函〔2021〕93号
大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县政协五届六次会议第1号提案的
复 函
蒋艳、杨雷委员:
你们在县政协五届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县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第1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做靓核心景区
先后实现投资约200亿元在51平方公里的区域上打造中国死海、浪漫地中海、丝路奇幻城三大体验式休闲旅游度假区,走出一条富有创意、主题鲜明、体验新奇的休闲度假旅游的新路子。中国死海蝶变升级。完成投资1.6亿元实现2021年度提档升级项目全部如期完成。提档升级以后,中国死海仅“五一”“端午”期间接待游客就达8.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55.3万元,成功再续“死海”传奇,突出做好“盐文化+盐场景+盐应用”三篇文章,推动中国死海向康养旅居度假华丽转身。浪漫地中海“一鸣惊人”。一期首开核心项目全景沉浸式水上演艺—狂欢不夜城“海洋之心”已对外运营,其项目以演艺为主、游乐为辅,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游乐体验,并于“五一”期间成功出圈、精彩亮相央视,精心开展电音节等活动持续造热海洋之心品牌,扩大文旅市场影响。截至目前,累计接待游客1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97万元。项目核心IP1:1复制建造泰坦尼克主体加快推进,游客集散中心已基本建成,致力打造高科技体验式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丝路奇幻城稳步推进。目前,项目景区雏形已现,北区“奇丝星球”区域配套项目主体及外包装等基本完成。南区“奇域小镇”区域配套项目主体结构基本完成。丝路琳琅里基本建成并开街运营,丝路“冰雪节”系列活动人山人海、场面壮观,持续为全县群众带来别样的文化体验,持续助力“文旅兴城”。
二、完善文旅配套
依托“双国保”文化旅游资源,政府投资380余万元,对8口井、晒盐架、灶房、井场茅屋等进行了修复,新修建盐工住房1处。投资200余万元开展卓筒井遗址公园升级改造项目,对陈列馆前面的停车场进行扩建,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下基础;宋井桃蹊政府投资1100余万元建成了1249.8平方米的集党群服务、综合文化、农产品交易、游客接待中心于一体的综合体,建设旅游厕所2座、道路黑硬等基础配套设施,为干屏村6社修建旅游风景道1公里,完善了桃醉客栈旅游接待户的内部功能,丰富了旅游业态;加快绿山微湖餐饮区建设进度,目前,正在对内部进行装修;东方客馆完善了景观改造和内部装修,打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民宿;政府投入30余万元在蓬乐路沿线加快文化旅游元素植入工作,已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为旅游风景道注入活力。
三、打造特色品牌
全面抓好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形成全员参与、全力冲刺、全面攻坚的创建氛围。通过资料申报、现场检查、大数据评估等,取得显著成效,为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打下基础;充分利用蓬乐路、遂大快捷通道沿线资源富集、产业聚集、区位独特的优势,打造一批特色民宿、特色休闲基地等。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市级旅游度假区1个;积极开展首批系列“天府旅游名牌”申报工作,推动卓筒井镇申报天府旅游名镇、为干屏村申报天府旅游名村、死海盐产品申报天府旅游名品、东方客馆申报天府旅游民宿、推荐中国死海申报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中国死海申报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
四、丰富文旅业态
推动“旅游+”“+旅游”双向发力,不断丰富文旅业态,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依托军辉农场、红豆杉养生谷、德创园、滋宁药业等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实现中医药与旅游深度融合;依托中国死海盐卤资源,打造集健康疗养、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中国式休闲”水文化旅游体验度假区;以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为主题积极举办黑泥狂欢节、中国死海热漂节、大型采摘节、温泉度假、森林康养、中医药健康等系列活动,每年举办“桃花美食节、青花椒采摘节、爱媛柑橘采摘节”等节会15次,进一步提升大英文化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依托本地井文明、盐文化等特色资源,推出盐金系列、丝路系列、大爱系列等特色旅游商品800余种,包装开发出以三叶青花椒、白柠檬、脆口甜桃等20余种农特产品为主的旅游产品,其中死海盐产品、九叶青花椒参加全省特色旅游商品大赛荣获金奖。加大非物质文化资源保护,开发蓬莱大乐等传统表演、徐氏泥彩塑民俗体验、谢氏根雕手工艺互动等特色项目,实现非遗元素与宋井桃蹊乡村旅游、卓筒·山舍精品民宿有机融合。持续推出卓筒宴系列特色美食,评选出卓筒鸡、卓筒蒸肥肠、稻香鸭三道大英人最爱的家乡菜,寻味属于大英人的乡愁,弘扬“传奇大英”的饮食品牌。
五、赋能文旅创作
激活本土文化,以蓬莱大乐、象山花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底创作《神奇的卓筒井》等特色民俗节目100余件,获评“四川省民间曲艺之乡”。突出文化、艺术、科技、旅游四元融合,推出由梅帅元编导的全国首台亲子类大型山水实景童话奇幻剧《丝路神灯》、赵京生编导的《爱·永恒》主题秀等演艺品牌,持续给游客带来一场场文化味更足的旅游盛宴。打造大英街头艺术文化名片,通过搭平台、资格认证、举办赛事,全县群众文化团队达32家,表演艺术性、专业性水平不断提升,时光乐队、小杨萨克斯、大英民乐等一大批团队正深耕群众心中。
此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