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函〔2021〕94号
大英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县五届人大七次会议第4号建议的
复 函
徐昌伟、王明玉代表:
你们在县五届人大七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修复柑橘园区水毁工程的建议》(第4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2011年-2020年我县建成高标准农田39.38万亩,总投资6.25亿元。通过排查,全县已建的农田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存在水毁,垮塌等现象,尤其是“十二五”期间实施的项目,建成时间较长,投资标准低,管护力度弱,损毁程度高,发挥效益差。根据我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你们所提的建议,扎实将项目建好、管好、用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保障和防灾减灾能力,为粮食产量实现稳中有增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
一、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落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成员协商机制,制定了全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实施全县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二、
积极争取项目资金
加大向上资金争取力度,整合各部门的农田水利项目资金,在不改变资金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统筹安排,做好项目间的衔接,避免重复建设,力争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积极想办法落实好配套资金,逐步提高对农田水利建设奖补金额,发挥好扶持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积极鼓励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同时做好防灾减灾相关工作,对毁坏的工程设施及时修复。
三、
抓好项目规划
加强对全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深入调研,对全县农田水利设施基本情况进行摸底排査,摸清了底子,做好“十四五”期间建设规划。“十四五”期间新建高标准农田5.72万亩,提质改造6万亩(重点将“十二五”期间已建项目区域纳入了规划)。
四、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管护
积极探索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的新机制,要依法保护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水平,确保农田水利设施长期稳定运行。解决项目重建轻管现象,修复基础农田设施,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有效解决园区产业、生产、灌溉等问题,创造了更好的经济效益。
真诚感谢各位代表对农村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关心、关注、支持,诚挚地邀请你们多提宝贵建议,我们将主动倾听建议、自觉接受监督,履好职,尽好责,干好事,为促进我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加快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全力保障粮食生产任务落地落实作出更大贡献。
此复。
大英县农业农村局
2021年8月30日
(联系人:李丽君;联系电话:13909067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