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函〔2021〕111号
大英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县政协五届六次会议第52号提案的
复 函
彭俊松、宋羽、周义双政协委员:
你们在县政协五届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架构重塑》的建议(第52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自脱贫攻坚战开展以来,以五联机制带领贫困户发展产业、稳步脱贫,取得了一些产业化扶贫的成功经验,也引领带动了贫困村的增收致富。但确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针对问题,你们提出的建议很好、很实在,很有创新意识。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村集体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办法措施。针对你提出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架构重塑。
一、
实施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及“消薄倍增”行动
一是按照“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尊重民意原则,推进合并村集体经济完全融合;二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集体资产所有权、经营权和收益权实现形式,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以低风险、可持续的方式获得稳定收入,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三是先行试点,梯次推进农村村集体经济发展,2021年在9个镇选定20个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村进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试点,力争实现总收入比2019年(合并前)增加20%以上;四是开展集体经济“消薄倍增”行动,采取“村企结对、抱团发展”选派村集体经济发展专员等方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确保2023年,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7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30%的村达到10万元以上,2025年,全县合并村集体经济基本实现完全融合。
二、加强村级资金“银村直连”监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我县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加强村(社区)财务管理。我县依托“惠民阳光平台”+“银村直连”系统,启动建立记账规范、层级分明、公开透明的村(社区)财务管理体系“银村直连”。通过“银村直连”一是可实现“账务核算管理”与银行“资金账户管理”为一体的闭环式管理,促进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化、透明化,建立记账规范、层级分明、公开透明的村(社区)财务管理机制。二是可避免以往村(社区)财务管理人员收支入账不及时,个人资金与集体资金混用、挪用等违规违纪行为,可有效预防职务犯罪及“微腐败”案件的发生。三是可杜绝个别村(社区)未开设集体经济组织账户、村委账户或在多家金融机构开户,一户多头的现象。
三、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指导服务平台
按照“五有两能”(即:有标识、有场所、有设施、有人员、有制度、能运行、能办事)的要求,在镇探索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指导服务平台。配备工作专班,落实1名镇领导班子成员和2名以上专(兼)职人员负责,试点设立村集体经济发展辅导员岗位。整合各类资源资金,着力将指导服务平台打造成为集规划展示、产品展销、业务洽谈、技术支持、电商服务、教育培训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平台。
四、增强班子力量,培植村集体实体公司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把抓好产业兴旺作为首要任务,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抓手,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建强村集体经济组织班子力量。积极引进一批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为乡村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优化和提升干部整体素质。培植村集体经济实体公司,深化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联结方式,提高对接市场能力,解决扶贫产业赚钱和村集体经济有钱的问题,由扶持贫困群众向惠及全体村民转变,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小康。
五、整合使用集体产业发展扶持资金
统筹计划并科学安排涉农资金,依托中、省、市对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基础设施配套等项目,围绕发展重点,针对项目需求,集中有序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从产业扶持、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等方面强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支撑。用好用活政策资金,采用不同措施激活耕地地力、农机购置等政策补贴,激发生产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涉农资金,充分利用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植保等项目,加快农业农村基础配套,提高村集体资源资产价值。
六、探索集体产业发展模式,增强产业带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