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大英县成功摘得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桂冠。这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既是对大英文旅发展的肯定,也是一种激励。
据悉,建县以来,大英县历届县委、县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把文旅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以地下储藏的盐卤资源嫁接创意文旅IP,先后引进建设中国死海、浪漫地中海、丝路奇幻城等创意型体验式休闲旅游度假区,探索走出了一条“打破自然资源依赖”的丘区沉浸式休闲度假旅游发展之路,并先后获评全国文化先进县、全省首批十大旅游强县、全省首批乡村旅游强县。
自入选“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后,大英县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铆足干劲,举全县之力为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建设“全国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而奋斗。落实要素跟着文旅“走”,每年设立不低于3000万元且上不封顶的文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点文旅项目建设、特色文旅品牌创建等。2019年-2020年,累计兑现产业扶持资金8.4亿元;整合涉旅资金近110亿元,实施42个文旅配套基础项目,完成50余项旅游服务设施提升;优先保障用地4100余亩,助推文旅项目提速建设。项目建设服务下足“绣花”功夫,制定了“定人、定点、定时”的“三定”项目管理制度,实行“党政主要领导每周现场调度+分管领导每日实地会诊+项目秘书全程蹲点服务”的机制,创新采用现场图片对比、红黑旗标识、全媒体公示等方式,激励项目快推进、早投产。建立“一个项目一个专班”工作机制,全过程参与项目工作流程,全面梳理项目遇到的建设施工、土地供应、融资扶持、规划设计、建筑材料等困难和问题,主动帮助企业扫清发展中的障碍,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据统计,2020年,大英县实现旅游总收入113.5亿元、接待游客1267.8万人次,以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0.7%。在文旅产业的带动下,旅游及相关产业税收收入占本地税收收入的2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全县涉旅餐饮住宿店达到1800余家,带动约5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文旅产业,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1%;探索“旅行社+村集体+产业基地+农户(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相关地区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为进一步做实、叫响、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大英县提出,紧扣“成渝之星、大美大英”的目标愿景, 以“文旅共生之美”凸显“大美大英之魂”,始终坚守“名县”标准、涵养“名县”气质、擦亮“名县”招牌,开展系列“天府旅游名牌”建设工作,率先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奋力建设全国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
【来源:四川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