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英新闻 首页 动态 公示公告 查看内容
真正让“遂宁效率”成为“遂宁品牌”

关于印发《大英县工贸行业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2016-12-16 00:00| 发布者: 大英县人民政府| 查看: 88| 评论: 0|来自: 大英县政府门户网

摘要: {"原始ID":"5b8a06880d874c45bdd6f0b7fed655a7","发布时间":"2016年12月16日","发布者":"大英县政府门户网","附件":[]}

(三)加强督促指导,推动工作落实。各镇乡、园区、社区和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指导工作措施落实,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好的做法和典型经验,推动工作深入开展,确保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取得实效。请各镇乡人民政府,各园区社区管委会,县安委会成员单位及时收集工作开展情况,于2016121日前报送安委会办公室。

联系人:何红江6162016安全隐患治理QQ群:239218125

附件1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2016版)》使用指南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指导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工贸行业企业班组和岗位人员使用《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文件附件,以下简称《手册》),自主开展岗位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确定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较大危险因素。

   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时,应充分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运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岗位清单制定工作,统一部署,整体推动。

   对已经开展了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企业,可以将辨识评价工作与《手册》的使用有机结合,将《手册》中的内容融入到企业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中。

二、术语和定义

(一)较大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

(二)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识别较大危险因素的位臵及特性、可能导致事故后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三)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其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的结合。

   三、手册获取

   企业登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进入监管四司子站,查询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 31号),按本企业所属行业下载相应《手册》

  四、手册学习

   企业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确定时间和方式,在班组中统一组织《手册》的学习,班组长或安全员负责讲解,并结合岗位员工的自主学习,达到以下要求:

   1.确定《手册》与本班组岗位工作的适用性;

   2.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手册》中与本岗位的相关内容;

   3.学习中发现的不清楚的问题须通过讨论和咨询(由上级提供帮助)得到解决。

学习的时间长短和次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以完成上述要求为准。

五、手册使用

(一)现场对比

   企业统一部署,由班组安排具体时间,组织各岗位人员,持各自的《手册》,根据之前学习中初步确定的与本班组相关的各个条目内容,一一对照各自岗位的实际情况,包括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本场所/环节/部位所有的设施设备、操作、作业环境等现状,确定:

   1.在实际中是否存在《手册》描述的各个较大危险因素,或者是否有相近的情况;

   2.讨论实际情况与《手册》内容的不同点,确定更多相似和相关的较大危险因素状况;

   3.本班组的较大危险因素已采取的安全措施与《手册》中相应的主要防范措施的不同点;

在现场进行对比工作的时候,要及时、准确和细致地做好记录。

(二)填写内容

   1.制作《登记表》。可按《手册》的原有格式形式,设计制作本单位《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控制措施登记表》,格式参见附件2

   2.确认场所/环节/部位较大危险因素。根据现场对比记录,班组将实际存在的与《手册》相应或相近的场所/环节/部位中的较大危险因素在表中一一列出,注意填写时要将本班组现场实际情况写入登记表。

   3.讨论易发生的事故类型。针对较大危险因素,组织班组员工讨论相应的易发生的事故类型,很可能本班组的较大危险因素会引起更多种类的事故,还有对周边的影响。将这些可能的后果填入易发生的事故类型部分。

   4.明确主要防范措施。对照《手册》中的防范措施对当前较大危险因素的管控措施进行查漏补缺。由于《手册》中防范措施具有普遍性,本班组实际上会有更多、更具体、更全面的安全措施,包括应急处置措施,将这些实际措施也一一写入登记表主要防范措施中。

5.查找依据。《手册》中提供了部分依据 的内容,但主要限于通用的标准和规范,班组应在上级或技术部门的帮助下,首先要找到《手册》中规定的依据原文,查找相应的内容,再结合本企业的资料进行补充完善。最后将这些依据的文号和其中的相应条文一一填入登记表中主要依据部分。

(三)形成班组登记表

在内容填写完整后,进行整理,形成本班组的《XX班组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控制措施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班组组织员工对《登记表》进行学习讨论,在技术人员帮助下形成上报稿,并报企业主管部门汇总建档,经确认后成为本班组正

式的《登记表》。

(四)修订完善规程与制度

企业组织各班组将本班组的《登记表》与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比较,发现不同点,讨论制度和操作规程中需要修改的内容,将这些内容汇总整理,按本单位有关制度的管理规定对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

(五)建立学习制度

班组组织各岗位人员进行《登记表》和新修订的相关制度及操作规程的学习,并与生产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一一对照讨论,明确《登记表》和制度规程中的执行与操作要点,并进行考试。

(六)现场应用与实施

   班组依据《登记表》中主要防范措施,逐一确认落实,并评估其效果。将其中难以短期内解决的问题,班组应将相关问题上报,研究制定防范计划并实施。

落实新的制度和操作规程中的各项内容,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张贴较大危险因素危险告知卡(格式参照附件3)。班组对较大危险因素的防范措施进行日常自查,车间或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

(七)防范措施改进

企业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定期对较大危险因素的防范措施进行评估,尤其在工艺、设施设备发生变化后,按照以下程序对防范措施进行改进:

   1.分析原因。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较大危险因素产生和存在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形成结果,做好记录。

   2.制定防范计划。针对较大危险因素的原因,提出防范的具体措施,制定防范改进计划,按照相应的管理程序发布和实施。

   3.实施过程监控。在防范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各个实施阶段实行不间断的定期监督检查,保证措施的完全落实。

   4.验证评估。防范计划完成后,按相应的工作程序对结果进行确认,组织专业人员对效果进行评估。

5.举一反三。对企业内有相似情况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估,采取适当的防范改进措施并落实。

   附件:2.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控制措施登记表(示

         例)

         3.较大危险因素告知卡(示例)

附件2

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控制措施

登记表(示例)

qrcode
手机扫码,畅快体验!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