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始终致力塑形象,焕发城乡建设新面貌。一是聚力提升城市形象。依托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功能、提升旅游厕所质量、改造旅游道路,推进郪江湿地公园、街区公园等城市公园升级建设。加快建设校园路、医院路、滨江南路延伸段等市政道路,配套建设给排水、燃气、通信、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扩展公用设施服务面。优化双转盘、西转盘、郪江中路城市交通节点,尽早畅通城市“内循环”。增加街头绿地和城市绿道5万平方米、城市绿道5公里,打造“景在城中、城在景中”的文旅城市新貌。二是奋力改善乡镇风貌。加大回马、隆盛、象山、河边镇中心镇培育力度,把握创建“省级百强中心镇”契机,深入实施乡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集聚、环境风貌、文化传承、城镇治理“6大提升工程”,力争隆盛镇、卓筒井镇成功入围“省级百强中心镇”候选镇。三是不断创新乡村治理。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持续开展农房风貌整治。加快明隆路、蓬云路等美丽乡村旅游示范路建设,改善道路通行条件。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建设一批“美丽遂宁·宜居乡村”达标村。探索“美丽乡村+”发展模式,强化“一村一品”建设,努力走出一条村美民富的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始终持续增动力,努力迈出改革开放新步伐。一是强化科技创新引擎。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力争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0.71%。加快高新技术研发应用,逐步从传统工业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力争2021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户以上,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38亿元以上。组织企业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力争2021年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的企业达到60户以上。二是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加快系统(应用)整合,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所有行政权力事项和更多公共服务事项接入“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并纳入省一体化平台办理,逐步实现“跨省通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提升服务质效,激发市场活力。三是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预算标准化建设,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力度,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以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经济增加值”为主的目标考核体系,健全以结果为导向的奖惩机制,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探索构建“三社”融合机制,多元化培育引进市场主体,确保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得到“真金白银”的支持。
(五)始终突出惠民生,竭力进入社会事业新境界。一是大力促进充分就业。狠抓就业促进工程,全面实施国家优惠扶持政策,着力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积极为高校毕业未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失地无业农民、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创造良好条件,解决用工难与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二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进“五育并举”,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做好校园体育和群众体育工作,举办第24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太极拳(剑)和健身气功展演等活动,承办市级篮球比赛。完成国民体质监测3000人。加快推进县医疗救治救援中心等项目建设,组建中医医疗联合体,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抓好疫情防控,统筹推进全县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提升“四馆”服务效能,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三是扎实做好民生保障。积极引导符合参保条件的群众参保,把政府主张转变为群众、企业自觉。全面开展困难家庭救助帮扶综合评估全国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分层分类的梯度救助制度工作体系,推动三级联动救助网络建设。建立养老专业培训基地,开展养老专业技能培训。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四是牢牢守住安全底线。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业务培训,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扎实推进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着力把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健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做好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继续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突出重点工作,狠抓落实推进,坚决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附件: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及上半年完成情况表
附表
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及上半年完成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