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筑牢精神“加油站”,开展“大学习”。(1)关键少数集中学。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系列培训,党委领导干部、35岁以下中层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等“关键人员”,高质量举办35岁以下中层干部培训班、基层党组织书记进修班等培训班次,充分发挥“关键人员”带头作用,将培训内容转化为强大的政治信仰、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2)一般干部自主学。依托中国人民大学“汇贤学堂”微信学习平台,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计划网络专业培训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主要内容,确保全镇党员干部全覆盖。制定“大学习”书目清单,用好《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三、四卷)等资料、读物,引导干部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组织开展知识竞赛促学活动,搭建干部学习交流平台,确保在基层一线延伸,覆盖全体干部群众。(3)主题教育系统学。着眼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和镇党委安排部署,精心谋划实施党的创新理论系统学习教育计划,突出县级领导干部“领学”、关键单位“深学”、年轻干部“实学”,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3、打造跨越“推进器”,组织“大研讨”。(1)镇级领导带头。围绕县六届四次党代会作出的各项工作安排部署,聚焦“工业强县”“文旅兴县”“农业稳县”发展路径,结合镇域农文旅融合“一带三园”、重点项目等经济社会发展瓶颈问题,每月组织至少一个研讨话题。(2)各部门积极响应。各部门、村(社区)结合自身职能职责,紧扣县六届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增强建设“大美大英”动能、夯实建设“大美大英”根基、提升建设“大美大英”温度、筑牢建设“大美大英”保障四大举措,每月明确1至2个研讨话题,通过“专题研讨会”形式开展研讨,讨论要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力争形成一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研讨成果,推动思想再解放、创新再发力、质效再提升。(3)推动成果转化。各部门每月25日前向工作专班报送成果通报,对每月村(社区)干部“能力作风提升年”工作成效发出通报,逾期不报、开展不力、敷衍糊弄的,对相关部门予以通报批评。
(二)实施“排堵清障”行动。聚焦重大决策部署、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工作任务、重大历史遗留问题、群众“急难愁盼”事项以及其他问题“六个方面”,以及党政领导干部、窗口服务人员、执法执勤人员、项目服务人员、重点培养人员“五类人员”开展“排堵清障”行动,通过对照检查、专项督查、从严惩治、警示教育等方式,推动干部工作作风转变。(责任领导:尹丹 责任部门:镇纪委办公室 完成时限:12月31日前)
1、整治内容
围绕《大英县开展干部“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结合工作实际,重点聚焦“六个重点方面、五类重点人员”开展作风整治,全面提升全镇干部作风形象。
(1)六个重点方面
重大决策部署方面。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定事项、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指示批示及镇党委政府安排部署等工作落实情况。
重点项目建设方面。省、市、县、镇确定的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及项目专项资金拨付使用情况。
重点工作任务推进方面。县委、县政府、镇党委政府安排部署的阶段性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重大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方面。安置房建设、信访积案化解、非法融资等问题解决情况。
群众“急难愁盼”事项解决方面。12345热线、信访投诉、“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落实完成情况。
其他作风不严不实方面。
(2)五类重点人员
党政领导干部。执行上级决策部署、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及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窗口服务人员。履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度及服务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执法执勤人员。执法过程中秉公执法、依法执法、公正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项目服务人员。为重点项目派出项目秘书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难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重点培养人员。35岁以下中层干部和近年来录用选调生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
2、方法步骤
按照“标本兼治,经常抓、见常态,深入抓、见实效,持久抓、见长效”的要求,努力在专项行动中整改一批突出问题,发现一批先进模范、惩处一批反面典型、形成一套长效机制。
(1)排堵阶段
一是开展走访调研。镇纪委围绕“作风现状怎么样、转变作风怎么办”,在全镇各级各部门广泛开展作风问题大调研活动。通过问卷调查、随机走访、座谈了解等方式,全面了解全镇干部队伍能力作风现状,深入分析、挖掘作风问题“病灶”,积极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因病施策,对症下药,用力解决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主、客观方面问题,着力推动干部能力作风转变提升。二是深入查摆问题。各部门、村(社区)要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通过“四进四问”(进基层、进群众、进企业、进服务对象,问需、问计、问政、问策),深入查找能力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问题整改的有效措施,3月25日前,形成自身查摆问题清单,问题清单应包括部门问题、班子问题、个人问题三方面的内容。要坚持即查即改、即知即改的原则,分清轻重缓急,把查找出的问题一个一个予以解决。部门问题和村(社区)班子问题清单需送分管领导、总支书记签字把关并报镇“能力作风提升”专班,凡查找问题不深不实不准的,一律责成重新查找。三是狠抓问题整改。各部门、村(社区)要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方案经分管领导、总支书记审查签字后,于3月31日前报镇“能力作风提升”专班审查备案。对查摆出来的作风问题要逐一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员、整改时限,做到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对账销号、务求实效。
(2)清障阶段。围绕“六个重点方面、五类重点人员”,采取“1+1+N”模式,每月选择1个重点方面、1类重点人员并结合其他N项重点工作,通过监督执纪、建章立制,分层分类解决各方面的突出问题。
①强化监督检查。一是开展专项监督。成立督查督导小组,通过突击检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对各部门、村(社区)动员部署、问题查摆、整改提升、工作推进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线索登记造册、挂号督办、跟进监督,推动问题清仓见底、责任夯实到位、任务高效完成,对问题严重、整改不力的坚决予以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二是拓宽监督渠道。畅通群众来信来访、网络举报等渠道,方便群众表达诉求、反映问题、实施监督。定期对热线办理不满意件和重复件进行跟踪督办,推动问题解决。三是创新监督方式。充分发挥各类监督力量,在办事窗口常态开展服务“满意测评”活动,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村级监察员、基层群众开展“廉动”监督,着力发现一批“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作风问题。拓展基层“阳光问权”形式,创新实施能力作风“面对面”质询活动,通过问题曝光、现场质询、表态承诺等方式督促问题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