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依托县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各镇乡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村(社区)养老服务站,统筹负责辖区内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建成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85个,整合农村敬老院、村级活动室等集体闲置资源,在全县建设农村养老幸福院(含老年活动中心)64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9个,养老机构床位达到2247张,覆盖10.82万名老年人,为老年人活动提供了便利场所,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招募5个社会组织承接居家养老服务,2020年落实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资金428.6万元,惠及14287名老年人。二是做实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服务管理。整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力量,通过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做实老年健康管理、强化老年心理健康等措施,为辖区老年人家庭提供长期、主动、连续的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建立签约服务机制,加强医养结合服务,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294个,签约65岁以老年人5.2万余名。为65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55116人,健康管理率50.19%。2021年已开展65岁及以上医养结合服务18889人次,失能老年人健康评估与健康服务400人次。三是推进中医药医养服务。充分发挥县中医医院龙头指导作用,巩固乡级中医枢纽,完善村级中医网底,进一步健全中医网络。深入实施大英县《中医药发展实施方案》,实施基层中医馆乡镇全覆盖工程。组建中医专科联盟,加强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人员的适宜技术培训和中医药知识宣传,提高适宜技术的使用率,把中医诊疗、中医治未病、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药康复医疗融入健康养老全过程。实施具有中医药“四进工程”(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景区),抓深医养融合,统筹推进医疗健康和环境健康、医旅和医养融合发展,聚焦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种植枳壳、白芷、刺梨、瓜蒌、佛手柑、三七、黄精、桑葚等中药材1.6万余亩,2020年成功创建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在药香康养园建设中医药文化长廊2处,开发中药康养、药膳滋补等10余种老年人养生保健产品,持续推动健康养老融合发展。四是推动医养旅游产业发展。将发展老龄产业作为做大做精服务业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大英县宜居宜养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推进康养旅游产业发展。不断拓展以盐卤漂浮、黑泥养生、健康盐疗为特色“死海”休闲旅游、泰坦尼克号生态养生旅游基地、丝路奇幻城等健康养生休闲旅游为代表的健康产业发展,大力开发避暑养生、康复疗养、休闲养老、健康管理等康体养生旅游产品。依托“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和“手工制盐的活化石”的卓筒井小口径井盐汲制技艺遗址,建成“农耕文化体验园”“宋井博览园”“桃蹊歇息园”,利用红豆杉养生谷、郪江湿地公园等乡村旅游景点,打造具有山水休闲度假特色、温泉养生养老、运动康体、健康保健等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休闲度假板块。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我县实际,因地制宜,拓展思路,强化部门协调,积极对接省、市相关部门,努力做好医养结合项目的储备和申报。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强化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努力提升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医养结合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科专业,科学整合闲置医疗资源,鼓励基层医院向医养结合转型,为促进我县医养结合事业更好更快发展而不懈努力。
感谢您对医养结合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继续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大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8月29日
(联系人:蒋阳春;联系电话:13795876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