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注重搭建人才发展平台。一是搭建人才服务平台,积极回引优秀人才。我县已在成都、拉萨、温州等地建立大英籍农民工服务驿站,回引优秀农民工535人,开展农民工人才技能培训310余人次。同时,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到四川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考察学习,推动在成都、重庆等地建设“飞地研发基地”,实现才智共享,破解引才困局。二是搭建人才沟通平台,助推人才共同发展。常态化开展全县高层次人才和在外成功人士信息采集工作,准确掌握全县人才资源。开设企业人才培训班、开展“川渝创新创业青年”交流活动、成功举办大英县第四届“创业在大英”创客大赛暨首届“培大育英”中小企业精英赛;设立农民工创业“小微园区”,在创业项目孵化、项目巡诊、成果推广、创业帮扶等方面健全返乡创业服务机制,开展“创新创业·乡村振兴”农民工创业沙龙座谈会,为农民工创业者送政策福利、解疑问难题,提供沟通交流平台,大力提升人才综合素质。
二、下步工作谋划
(一)主动出击,打响大英人才品牌。以“遂州英才”为统揽,积极组织参与“组团招聘全国行”等引才活动,深入推进“大英英才”招揽行动,转被动为主动,在成渝地区大力开展人才招聘回引,打响大英人才品牌。坚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科引技”深度融合,重点围绕全县“3+1+1”现代产业发展和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需求,靶向引进急缺人才;做好全县高层次人才和在外成功人士信息采集工作,通过召开大英籍在外成功人士座谈会等方式建立交流合作平台,加大大英推介宣传力度;实施“大学生回引”“优秀农民工回引”等工作,加大农民工回引站点建设,建立乡村人才服务驿站,形成与“大英英才”招揽行动相互衔接、互相补充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
(二)深化协作,促进人才协同发展。积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深化“金英人才”联盟、郪江流域“一江三地”人才协同发展战略,通过共同举办人才专题培训班、组建人才团队、联合赴外引才等方式,打造区域合作联合体,实现人才共引共育共用;充分抓住全国第十届创新创业大赛四川赛区新材料行业决赛落户大英契机,做好大英宣传推介工作,吸引项目、人才等落户大英;鼓励引导园区重点企业到成渝两地建设“飞地研发基地”;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充分运用院地合作战略协议、高校·企业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等合作关系,柔性引入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专家人才到大英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开展科研项目、进行成果转化等,共同打造“创新联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