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大春备耕时间紧、任务重的挑战,玉峰通过组织重构、工艺革新、技术赋能“三维突破”,推动渠系清淤效率革命,仅用一周时间完成34.62公里渠道清淤(占任务总量的90%),同步修复加固渠系700余米,实现“速度翻倍、质量升级”,为万亩农田春灌畅通“最后一公里”。
一是“兵团作战”强攻坚,三级联动“挂图冲刺”。采取“乡镇主力+村级互助+党员先锋”三级联动机制,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督,领导班子成员具体抓、具体管的工作格局,按渠系分段组建21支清淤突击队,按照驻村挂片原则,实行“定段、定人、定时、定标”四定管理,通过早晚例会调度、现场评比验收,200余名劳力日均清淤进度达4.9公里,较传统模式效率提升300%。 二是“流水作业”精操作,工序拆解“精准提效”。创新推行“清基—铲淤—转运—修坡”四步流水线组合工艺,专人专岗、农技跟班,实现工序无缝衔接。创新“淤泥就地转化”模式,将达标淤泥用于渠堤加固,累计修复悬空渠段10余处,30公里渠系实现“一次施工、双重成效”。 三是“智慧调度”优配置,动态调控“靶向攻坚”。利用无人机实时监控各渠段清淤情况,精准调配机械人力优先攻坚堵点,避免资源空耗,实现镇域渠系清淤同步同频。同步构建“一渠一档”数据库,清淤进度、质量、管护责任全程可追溯,为长效管护插上数字化翅膀。 下一步,玉峰镇将推广“以渠养渠”管护机制,推动清淤效率革命从“阶段性攻坚”向“常态化长效”转化,为乡村振兴水利保障提供新范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