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融媒体大英县曾因人均水资源量不足,深陷 “水困”。但建县 28 年来,这里打通三条县外引水通道,建成一批关键工程,让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 91.9%。如今新水利蓝图正加速落地,这座川中明珠正以水为笔,书写发展新篇。 从 “缺水愁” 到 “活水畅”,大英县的水利变迁刻满奋斗印记。在水利厅和省都发中心支持下,向水而行,以水为笔,绘制出一幅人水和谐、蓬勃发展的新画卷。打通了继光水库向寸塘口水库、鲁班水库向郪江左岸、毗河一期工程向星花水库三条县外引水通道,建成祥凤寨中型水库1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渠道93.63公里,农村大型集中供水站4处。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1.9%,生活供水保证率达100%,已成灌区设计灌溉保证率达75%,有效保障了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建成全西南地区第一个大型水面养殖基地。治理河段防洪达标率达100%。建成堤防护岸36.21公里,成功抵御多次洪水侵扰,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然而,大英水利事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全县需水总量将达1.93亿m³,而现有水利工程总库容仅1.383亿m³,年缺口超0.6亿m³。因水库囤蓄能力较差,且大安干渠、火井支渠、大英引水渠、江平支渠等主要干支渠续建尚未完成,现有干、支渠大多修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垮塌渗漏严重,输水能力严重不足。在需水时段平均每年只能从都江堰引水0.3亿m³左右,远远不能全面满足发展需要,导致都江堰灌区大英片区无法全面达效,干旱年,用水高峰期“水到渠成”成奢望。 祥凤寨水库的建成只是序章。展望“十五五”,三溪口水库已提上议程——这座总库容2850万m³的“解渴工程”,将以“闲时蓄水,忙时用”的智慧,为都江堰灌区大英灌片21.14万亩农田解渴;与此同时,火井支渠、大英引水渠、大安干渠、江平支渠等21个续建项目,寸塘口水库、五五水库、四五水库等灌区10个现代化改造项目;防洪治理工程、山洪沟治理工程以及病险水库枢纽除险加固12个项目;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网建设项目和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2个项目;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幸福河湖建设、水生态修复等11个项目。匡算投资34.67亿元的蓝图正从图纸走向现实,为大英县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英县水利事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紧紧围绕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好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好地方发展需要“三个服务”,横纵并进、系支并治、点面并重、立破并举“四个并施”。以坚定的步伐,向着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构建人水和谐的美好未来迈进。大英将坚持“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在水利厅和省都发中心的全力支持下,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大英的水利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守护好这片土地的碧水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