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生命不止,健康不息。健康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健康大英》,我是主持人梓羽. 最近持续的高温天气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笼罩着我们生活的城市。当温度计的数字不断攀升,“热射病”这个词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视野中。它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中暑,而是高温下可能会危及我们生命的“隐形杀手”。 今天我们请到了大英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陈文,和大家一起聊聊怎么识别热射病,又该如何预防热射病? 主持人:陈医生,您好! 陈医生: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陈医生您好,气象台发布的高温红色预警具体是什么意思呢?这时候大家需要特别注意些什么呀? 陈医生:气象台发布红色预警,代表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或已持续3天以上38℃高温。此时中暑风险极高,户外作业需停止,老幼病弱人群需重点防护。 主持人:看来高温天的中暑风险确实高,那这个轻度中暑和严重中暑在症状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陈医生:1. 先兆中暑:口渴、头晕、多汗,体温略高(<38℃) 处理:立即转移到阴凉处! 2. 重症中暑—最严重的是热射病(致死率50%以上!),热射病预警4信号: (1) 烫 自觉身体发烫,体温可在10-15分钟飙升至40℃以上,无汗。 (2) 晃 异常疲倦、行走不稳、似醉酒状。 (3) 晕 头晕、意识模糊、抽搐等。 (4) 乱 面色苍白或潮红、心慌气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主持人: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来处理呢? 处理:热射病的黄金救援为30分钟:我们需要立即拨打120,用冰袋敷颈部/腋下,同时扇风降温等措施! 主持人:那哪些人更容易中招呢? 高危人群:建筑工人、交警、环卫工、独居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 主持人:夏季高温,我们在日常防护上具体有什么办法可以来预防中暑呢? 陈医生:1. 躲:10:00-16:00避免外出,外出时戴宽檐帽+墨镜,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酒精过敏者慎用)、十滴水、人丹等。 2. 补:每日饮水≥1.5升,推荐淡盐水(每500ml水加1g盐)或绿豆汤,忌一次性猛灌冰水! 3. 穿:选浅色、宽松棉麻衣物,户外作业者穿戴降温背心。 4. 吃:多吃苦瓜、黄瓜、西瓜(白色瓜皮部分含解暑成分),少吃油腻辛辣。 5. 查:老年人每日早晚测血压、血糖,糖尿病患者警惕出汗异常。 6. 通:空调温度设26-28℃,每2小时开窗通风,避免直吹头部。 主持人:那对于特殊群体,我们又应该如何来进行一个防护呢? 陈医生:孕妇:侧卧时在腰下垫冰毛巾,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婴幼儿:判断脱水看尿色(深黄=缺水),婴儿车内温度比外界高10℃!勿盖毯遮挡婴儿车。 冠心病患者:晨练改至傍晚,随身携带硝酸甘油。 主持人:如果身边有人中暑了,我们第一时间应该做些什么来急救呢? 陈医生:帮忙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用物理方法迅速给患者降温。 1移:将患者移到阴凉的地方,解开衣裤,便于呼吸和散热。 2敷:用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 3擦:用凉水擦拭患者的身体。 4浸:将患者浸泡在浴缸的凉水里;或将患者放在凉水淋浴下;或用浇花的凉水喷洒在患者身上;天气干燥时,将患者裹在凉水浸湿的单子或衣物里用风扇猛吹。 5促:按摩患者的四肢皮肤,促使散热。 6服:意识清醒病人,可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还可服用人丹、藿香正气水等。 7转:立即将病人转送至医院,最好用空调车转运。 在使用上述方法中,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帮助患者降温至38℃。热射病患者的肌肉可能发生不自主的抽搐。遇到这种情况时,要避免患者伤到自己。不要在患者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试图给患者喂水,如果患者发生呕吐,翻转患者的身体使其侧躺,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 主持人:在处理中暑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常见的误区是需要大家避免的呀? 陈医生:不要掐人中 要解开衣领降温 不要狂喝冰饮料 要小口喝常温电解质水 不要发热用退烧药 要物理降温(热射病的体温升高主要是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药物降温不仅无效,还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主持人:好的,感谢陈医生的科普。今天的知识点大家都记牢了吗?记住这几点:高温天别硬扛,不舒服赶紧躲阴凉,热射病信号要警惕,黄金30分钟别错过!希望大家都能够平平安安的度过夏天。 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我是你们的朋友梓羽,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