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大英县委六届十七次全会特别报道

搜索

《健康大英》第七十九期

大英新闻 发表于 2025-9-9 13:41:42|来自:四川遂宁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主持人:生命不止,健康不息。健康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健康大英》,我是主持人梓羽。
提到糖尿病,不少人总会皱起眉头——“这也不能吃,那也得忌口”,甚至对吃药、打胰岛素充满顾虑。其实呀,糖尿病的管理远没想象中那么复杂。从吃饭的顺序到用药的选择,只要掌握对的方法,就能让血糖稳稳的。
今天我们请到了大英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周勇,来聊聊糖尿病患者最关心的饮食技巧、用药误区和安全用药知识。
主持人:医生,您好!
医生: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周医生,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控制肯定是日常管理的重中之重,您能不能给大家分享一些简单又实用的进食技巧呀?
医生:确实,饮食管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特别关键,核心就是通过调整进食顺序和速度来延缓血糖上升。首先,建议大家养成“慢食”的习惯,每口食物尽量咀嚼20-30次,每餐的进食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千万别狼吞虎咽。其次,推荐“先菜后蛋再碳水”的进食顺序:先吃100-200克绿叶蔬菜,像菠菜、西兰花这些都很合适,能增加饱腹感;接着摄入优质蛋白,比如鸡蛋、瘦肉、鱼虾,每餐大概50-100克就好;最后再吃主食,像杂粮饭、全麦面包,每餐控制在50-75克(生重)。这样的顺序能借助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缓冲作用”,减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让餐后血糖波动幅度降低30%-40%呢。
主持人:很多患者都担心长期吃降糖药会有副作用,那究竟哪些风险需要重点关注?又该怎么科学选择药物呀?
医生:长期规范用药是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关键,但确实要规避三类风险:
1. 体重与低血糖风险:要是患者肥胖或超重,也就是BMI24,就尽量别选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等磺脲类药物和胰岛素,这类药容易让体重增加,年均可能增重1-3公斤,还可能导致低血糖,老年患者尤其要注意。可以优先选GLP-1受体激动剂,比如利拉鲁肽,它能抑制食欲,还能减重3-5公斤;或者SGLT2抑制剂,像达格列净,它通过肾脏排糖,不会增加低血糖风险。
2. 器官保护与代谢影响:网上有说“二甲双胍伤肝肾”,这其实是个误区。二甲双胍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反而能间接保护肝肾功能。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比如血肌酐≥133μmol/L,就得慎用了,因为它经肾脏排泄,可能会导致乳酸堆积。另外,长期用吡格列酮、罗格列酮这类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要警惕骨质疏松,绝经后女性更得注意,还有心衰风险,建议每年检测骨密度和心功能。
3. 胃肠道适应问题:二甲双胍,初始剂量建议500mg/日,还有GLP-1类药物,比如司美格鲁肽,可能会引起恶心、腹泻,不过多数患者1-2周后就能耐受。要是症状持续加重,比如体重骤降超过5%,就得及时去医院,让医生调整剂量或者换药。
主持人:周医生,临床上还有不少患者对胰岛素有恐惧,觉得“打胰岛素就等于病情恶化了”,您怎么看这种观念呀?
医生:这是很典型的认知误区,胰岛素治疗其实是糖尿病管理的“精准武器”,可不是“最后选择”。有三个误区得给大家澄清一下:
误区1:胰岛素会上瘾,一旦用了就停不下来。
真相:胰岛素是人体自身就会分泌的激素,根本不存在成瘾性。大概30%-40%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达标、胰岛功能改善后,比如糖化血红蛋白<7%且稳定半年,就能在医生指导下慢慢减量,甚至停用胰岛素,换成口服药或者通过生活方式来管理。
误区2:注射胰岛素说明病情很严重,还会加速并发症。
真相:恰恰相反,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比如新发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9%时就开始用,能让微血管并发症,像视网膜病变、肾病的风险降低60%,因为严格控糖能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我国大概40%的患者确诊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及时干预能明显改善预后。
误区3:胰岛素只能注射,以后有没有口服的可能?
真相:目前的胰岛素是蛋白质结构,口服会被胃酸破坏,所以得皮下注射,注射部位可以在腹部、大腿外侧等,记得轮换着来。不过大家也别担心,口服胰岛素制剂,比如用纳米包裹技术的,已经进入III期临床试验了,预计5-10年内可能上市,到时候患者用起来就更方便啦。
主持人:那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该怎么安全用药呢?是不是所有降糖药都会损伤器官呀?
医生:其实多数降糖药对肝肾功能没有直接损伤,反而能通过控制血糖减轻器官的负担。用药有几个原则得记住:
1肝功能不全的患者,要避免用经肝脏代谢的药物,比如瑞格列奈,优先选经肾脏排泄或者双通道排泄的药物,像二甲双胍、利拉鲁肽。
2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调整药物:GFR60ml/min时,多数药物都能正常用;GFR30-60ml/min时,二甲双胍得减半,最大剂量不超过1000mg/日,SGLT2抑制剂不能用;GFR30ml/min时,就只能用胰岛素和利拉鲁肽等少数药物了。
特别提醒一下:所有患者每3-6个月都得检测肝肾功能、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尤其是需要联合用药的时候,比如同时吃他汀类降脂药,一定要警惕药物相互作用。
主持人:好的,感谢周医生的科普。希望通过医生的讲解,大家对糖尿病的饮食管理和药物使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记住,科学控糖不只是“少吃药、少吃饭”,而是找对方法、避开误区。如果您或身边的人正在受糖尿病困扰,不妨把今天的知识用起来,也欢迎你们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
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我是你们的朋友梓羽,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 主题

    2633
  • 回复

    2632
  • 积分

    8296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