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健康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健康大英》,我是主持人梓羽。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通常在每年公历9月7日至9日之间。此时,天气逐渐转凉,清晨时分地面和叶子上会出现许多露珠,这些露珠由夜晚水汽凝结而成,白露节气也因此得名。白露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昼夜温差加大,气候干燥,正是养生保健的关键时期。 为了解答这些疑惑,今天我们就邀请到县人民医院的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敬官明,和大家聊聊白露时节养生应注意的事项。 主持人:敬医生,您好! 医生: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敬医生您好,白露节气过后,天气和人体会出现哪些主要的变化,又容易引发哪些健康问题呢? 医生:昼夜温差大:白露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白天温度尚可,但夜晚气温下降较快,极易引发感冒、呼吸道疾病及心脑血管问题。 秋燥明显:空气中的湿度降低,“燥”邪当令,容易耗伤人体津液,导致口鼻干燥、咽干唇裂、皮肤干痒、大便干结等症状,即所谓的“秋燥”。 阳气渐收: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的阳气也随之逐渐收敛。此时养生需顺应自然,为冬季储存能量。 主持人:针对白露节气的这些特点,我们在日常起居、饮食、运动和情绪调节这几个方面,分别应该采取哪些具体的养生方法呢? 医生:(一) 起居·顺应自然,早卧早起 “白露身不露”,此言至关重要。此时应尽量避免赤膊露体,尤其需注意腹部、脚部和肩颈等易受寒部位的保暖。夜间睡眠应关窗,盖好薄被,防止秋风侵袭。建议遵循“早卧早起”的原则,与鸡的活动时间相仿,有助于阳气的收敛。 (二) 饮食·防燥润肺,少食寒凉 饮食调理是抵御秋燥的关键。 多吃滋阴润肺之品:如梨、银耳、百合、山药、蜂蜜、豆浆、芝麻、核桃等,可以制作成冰糖雪梨羹、银耳莲子汤等甜品,既美味又养生。 适当增酸:中医认为“酸味收敛肺气”,秋季可适量吃一些酸味果蔬,如葡萄、石榴、山楂等,以收敛过旺的肺气。 忌过度进补:此时不宜大量进食过于油腻的补品,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应少食生冷瓜果、冷饮,保护脾胃阳气。 (三) 运动·动静相宜,缓和为要 秋高气爽,适合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大汗淋漓导致津液耗伤和阳气外泄。运动后要及时擦干汗水,穿好衣物,防止着凉。 (四) 情志·安宁平和,收敛神气 秋季易产生低落、忧郁的情绪,即“悲秋”。应保持内心宁静,情绪乐观,可多登高望远,呼吸新鲜空气,或从事一些自己喜欢的、舒缓的活动,如听音乐、画画、阅读等,以顺应秋“收”之势,收敛神气,平定心境。 主持人:除了刚才提到的养生原则,在白露这个节气,还有哪些实用的健康防护小技巧,能帮助大家预防常见疾病、保护身体呢?
医生:防感冒:随时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老人、儿童和体弱者更需注意。可坚持用冷水洗脸,逐步增强耐寒能力。 护肠胃:昼夜温差大易引发胃肠道疾病,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晚餐不宜过饱。 防过敏:秋季是花粉症、过敏性鼻炎等的高发期,过敏人群需减少户外活动,外出佩戴口罩。 勤泡脚:每晚用温水泡脚15-20分钟,水最好没过脚踝,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驱除寒气,改善睡眠。 主持人:好的,感谢敬医生的科普。白露,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气,也是一个需要用心呵护健康的时节。让我们顺应天时,调整身心,用科学的方法滋养自己,为迎接寒冷的冬季打下坚实的基础,享受一个健康、安稳、美好的秋天。 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我是你们的朋友梓羽,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