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县残联聚焦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把辅具适配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项目,用“小辅具”撬动“大民生”,为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残联力量”。 一是培训宣传两手抓,打通“最后一公里”。县残联组织各镇(街道)残联理事长、专干和县残联全体干部职工共30余人,召开辅具工作业务培训会2次,对辅具适配关键环节进行针对性讲解,持续加强队伍专业能力建设。积极开展多样化、全方位的辅具适配政策宣传,制作辅具补贴申领流程图并在微信公众号发布,确保政策内容一目了然。持续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进田间“五进”宣传,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政策知晓率达到100%。 二是智能申领免跑腿,实现“一站式办结”。依托四川省“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采用“三审一公示”制度,指导残疾人实现辅具线上“一键申领”。针对部分残疾人出行不便、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情况,主动提供代办服务,让残疾人“应享尽享”。通过线上平台,从辅具申请到送货到家最快只需15个工作日,切实提升工作效率。 三是跟踪服务全流程,当好“群众贴心人”。建立辅具适配工作群,定期收集整理辅具适配需求清单,每周调度工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组织医疗专家成立线下评估小组,为残疾人提供专业性、针对性评估,“量体裁衣”式精准适配辅具。定期跟踪回访辅具使用效果,为使用不适者提供免费调整服务。目前已为460名残疾人适配假肢、助行器、轮椅、洗浴椅等各类辅具469件,残疾人及家属满意度达9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