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播:健康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健康大英》,我是主持人梓羽。 提到肿瘤治疗,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开刀、化疗、放疗,但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种被称作“不开刀的手术”“精准导弹疗法”的抗癌新技术——肿瘤介入治疗。它到底有多神奇?能像“饿肚子”一样饿死肿瘤吗?哪些患者适合这种治疗? 为了解答大家的这些疑惑,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大英县人民医院肿瘤科的主治医师吴文贵,带大家揭开肿瘤介入治疗的神秘面纱。 主持人:吴医生,您好! 医生: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很多朋友一听到“介入”可能有点陌生,您能先给我们通俗地解释一下,到底什么是肿瘤介入治疗吗? 医生:简单来说,肿瘤介入治疗,可以理解为一种“不开刀的手术”。它不像传统手术那样,需要拉开一个很大的口子去找肿瘤。而是像我们现代战争中的“精准导弹”一样,医生在先进的影像设备(比如CT、B超)引导下,就像拥有了“GPS导航”,用一根非常细的导管或穿刺针,精准地到达肿瘤内部或它的“供应线”上,然后进行各种治疗。它的核心特点就是微创、精准、高效。 主持人:像“精准导弹”一样,这个比喻很形象!那您能具体说说,这种“精准打击”通常有哪几种方式吗?老百姓最常听说的“饿死肿瘤”是不是就是其中一种? 医生:没错!“饿死肿瘤”是最经典的一种方式,医学上叫 “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我们可以把肿瘤想象成一个敌人据点,它需要依靠一条特定的“补给线”——也就是供血动脉——来获取营养、疯狂生长。我们做的,就是找到这条动脉,通过导管把高浓度的化疗药直接送到肿瘤内部,相当于“毒弹”精准投送;同时,用一些特殊的微小颗粒把血管堵死,切断它的补给。这样“毒”加“饿”双管齐下,能最大限度地杀死肿瘤,又减少了对全身的影响。 除了这种方法,还有 “物理消融” ,比如用微波针或射频针直接穿刺到肿瘤中心,产生高温把它“烫死”;或者用低温把它“冻死”(冷冻消融)。还有就是针对肿瘤引起的疼痛或梗阻,我们可以放个 “支架” 把堵塞的管道撑开,比如在食道、胆道里,快速解决病人吃饭、黄疸的问题。 主持人:听起来真的很神奇!那介入治疗适合所有类型的肿瘤吗?哪些肿瘤用它效果特别好? 医生:这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介入治疗有它的“优势战场”。目前来看,在肝癌、肺癌等实体肿瘤的治疗中,介入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是某些阶段的首选疗法。比如很多发现时不能马上手术的肝癌,通过介入治疗可以很好地控制肿瘤,甚至为手术创造机会。此外,像肾癌、妇科肿瘤、以及各种癌症发生的肝转移瘤,介入治疗也都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并不是所有肿瘤都适合,比如血液系统的肿瘤(白血病)或者已经全身广泛转移的情况,可能就需要以全身治疗为主了。具体适不适合,一定要由专业的医生团队来评估。 主持人: 吴医生,您一直强调它“微创”,那具体创伤有多小呢?病人会不会很痛苦? 医生:相比大开刀的手术,介入治疗的创伤确实小很多。它通常只需要在大腿根部或者手腕上做一个约2毫米的穿刺点,就像打一次针或者挂水扎针一样。整个治疗过程病人是麻醉的,没有痛感。术后这个穿刺点很快就能愈合,不留明显的疤痕。病人恢复得非常快,通常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当然,术后可能会有一些反应,比如发烧、疼痛,我们称之为“栓塞后综合征”,这是肿瘤被杀死后的正常反应,我们都会有相应的药物来处理,不必过分担心。 主持人: 很多听众会关心,介入治疗和传统的化疗、放疗有什么不一样? 医生: 这个问题很好,我打个比方:如果把治疗癌症比作一场战争。 • 传统全身化疗像是“地毯式轰炸”,药物通过静脉输到全身,好坏细胞一起受影响,所以副作用如脱发、恶心、白细胞降低会比较明显。 • 放疗像是“高能狙击”,用放射线从体外对准肿瘤照射,对周围正常组织还是有一定影响。 • 介入治疗则像是我们刚才说的“精准导弹”或“特种部队”,直接深入敌后,目标明确,对全身的影响小,副作用相对较轻。它们不是谁取代谁的关系,而是根据病情需要,常常协同作战,比如先介入缩小肿瘤,再手术切除;或者介入联合放疗、靶向药、免疫药等,形成“组合拳”,达到1+1>2的效果。 主持人: 如果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大概是一个怎样的流程?需要做多少次治疗呢? 医生:首先,住院后我们会进行全面检查,制定个性化方案。治疗时,在介入手术室里,病人麻醉后,医生进行穿刺、插管、造影找到目标、然后给药或栓塞,整个过程大概1-2小时。治疗后回病房观察几天就可以出院。关于次数,它不是一次性的,也不是无限次的。通常我们需要根据肿瘤的反应来决定,比如第一次治疗后过1-2个月复查CT或MRI,看肿瘤缩小和坏死的情况,再决定是否需要下一次治疗。一般可能需要进行2-4次,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控制肿瘤。 主持人: 这个介入治疗的效果究竟怎么样? 医生:效果是确切的,而且我们有很多客观指标来评估。最直接的就是看复查的CT或磁共振片子。成功的介入治疗后,我们会看到肿瘤明显缩小、不再有活性(医学上叫“坏死”),或者肿瘤标志物的血检指标下降到正常。对于中早期的肝癌,介入治疗可以实现长期控制,让患者带瘤高质量生存。 主持人: 我听说现在还有一种“粒子植入”的技术,也属于介入治疗吗? 医生:对的,这也是一种很先进的介入技术,叫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把一个个微小的“放射性核素”(就像一颗颗小太阳)直接种到肿瘤内部。这些粒子会持续、低剂量地从内部照射、杀死肿瘤细胞,而对周围正常组织几乎没伤害。它非常适合一些位置特殊、或者其他治疗后复发的孤立性肿瘤。
主持人: 最后,想请您给患者们提一些关于治疗选择的建议,您觉得最关键的是什么? 医生: 对于患者和家属,我最想强调的是:一定要到正规的肿瘤中心或医院的介入科就诊。让多学科专家团队(MDT)为您量身定制最合适的方案。不要轻信偏方,也不要害怕新技术。现代肿瘤治疗已经进入了“精准医学”和“综合治疗”的时代,介入治疗正是其中璀璨的一环。 主持人:好的,感谢吴医生的科普。让我们对肿瘤介入治疗从“陌生”到“了解”,也知道了它凭借微创、精准、高效的优势,为很多肿瘤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再次提醒大家,肿瘤治疗没有“一刀切”的方案,不管是介入治疗还是其他疗法,都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让专业的多学科团队为你定制最合适的方案。 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我是你们的朋友梓羽,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