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创新机制:打造“24小时不打烊”云端服务阵地 为破解村民办事“县—镇—村”来回跑的难题,大英县在象山镇试点政务服务微信群“云端政务客厅”,由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统一管理,明确“三定”群规保障服务高效: 定时响应:早9点至下午5点为集中服务时间,村民疑问即时解答;下午5点后设置“留言提醒”,次日优先处理未回复问题。 定向内容:严禁发广告、聊无关话题,确保群内仅流通政务服务信息,避免村民找服务“迷路”。 定式服务:针对村民咨询的高频事项,工作人员均以清单形式明确材料、地点、时限,例如解答“户口本补办”问题时,逐项列明所需材料与办理流程,杜绝信息模糊。 二、专员直达:“一人一村”压实服务责任 组建“县—镇—村”三级专业服务团队,为每个村(社区)配备1名县级线上政务服务专员、1名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1名村级帮办代办员,实行“一人一村”负责制,让专员成为村民“专属政务顾问”: 快速响应办:象山镇富乐社区居民咨询营业执照变更时,县级专员10分钟内回复材料清单,同步提供“线上指导+帮办代办”双选项,后续每日核对进度,证照出具后第一时间通知领取。 协同联动办:面对跨部门业务(如独生子女补贴申请),专员不推诿、不拖延。象山镇永南坝村陈大爷咨询该事项时,专员先安抚情绪,明确告知“需对接卫健部门,今日内反馈”,确保村民不“空等”。 三、成效显著:实现“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 象山镇试运行“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线上体系以来,12个村(社区)2200余名村民受益,截至10月底: 服务覆盖面广:县级专员累计响应咨询150余条,涵盖社保缴费查询、疫苗接种通知、产业补贴申请、矛盾纠纷协调等大小事项,村民需求“有问必答、有办必果”。 群众满意度高:村民反馈从“不知道找谁办”转变为“谢谢你们帮我办”,政务服务从“流程化”转向“有温度的沟通”,真正实现村民“在家享便利、办事不用跑”。 四、下一步规划:延伸服务触角,深化“数字连心桥” 1. 扩大试点范围:总结象山镇经验,启动回马镇三级政务微信群建设,提前组织专员学习企业、群众高频需求领域政策,确保试点快速落地见效。 2. 优化服务标准: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推出“一对一上门指导”服务,解决特殊群体“线上操作难”问题。 3. 拓展服务领域:将“线上答疑+帮办代办”延伸至医保报销、退役军人补贴申请等更多场景,让“数字连心桥”既通消息,更通民心,持续传递政务服务的“速度”与“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