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英:兴产业 强治理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大英融媒-肖冰雪 发表于 2023-12-18 19:48:23|来自:四川遂宁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大英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现代农业园区+乡村振兴精品示范为主要抓手,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wcn_video,1.79,100%]https://dyrmt.com/plugin.php?id=wcn_editor:player&url=https%3A%2F%2Fv.dyrmt.com%2Fwp-content%2Fuploads%2F2023%2F12%2F1218-%E5%A4%A7%E8%8B%B1%E6%96%B0%E9%97%BB.mp4[/media]

紧扣美丽乡村全面振兴目标,实施“新村民”招募等四大计划,围绕白柠檬、甜桃、中药材、柑橘、蔬菜等主导产业,培育“土秀才”“田专家”“农创客”和“新高素质农民”等各类乡村振兴人才300余人,回引278名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围绕优势产业,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提速行动,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带动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合作经营,建立集体经济产业指导服务中心、村级联合合作社等各类主体27个,促进62家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与87个村结对共建,把项目、资金、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有效集中起来,助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提速,今年1月—11月,大英县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7000多万元,实现较快增长。

扭住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这个“牛鼻子”,聚力发展优质粮油、中药材、柑橘、柠檬、蔬菜、甜桃、青花椒等主导产业,推动产业成片成带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目前,大英县建成6个省、市星级现代农业园,发展中药材、柑橘、甜桃、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5万余亩。

大英推进多种业态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不断完善配套服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建成3个“1+3+N”农事综合服务中心、4个粮油烘干中心、50个冷藏保鲜库,粮油、中药材和花椒深加工厂各1个,大英白柠檬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称号。

村与村还形成产业联盟,农事综合服务中心为联盟村提供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在此过程中,各产业联盟村利用土地流转金、务工收入、土地入股分红、村集体经济分红及收益二次分配等方式链接群众利益。

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广大农民因产业兴旺鼓起了“钱袋子”,走上了致富路。2022年,大英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

同时,我县把“千万工程”经验运用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走好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路,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能。

实施美丽乡村共富路“三年行动”计划、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农村电网改造巩固提升工程,建成168公里美丽乡村共富路,整治修建末端渠系128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7%以上,行政村燃气管网实现全覆盖。

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率达100%,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达79%,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70%以上,入选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县。

要“面子”,更要“里子”。我县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融相促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重传承保护乡土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新图景。全域推进“一长五联+积分”制度,每20—30户常住农户设立1个“点长”,开展文明联创、卫生联洁、治安联防、纠纷联调、困难联帮等活动,全面提升乡村治理内能。

我县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深挖井盐文化、民俗文化,打造村级文化室,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设立370所村卫生室,配备460名乡村医生,建成18家养老服务机构、197个“儿童之家”、80个村(社区)农民工综合服务站。

从改善生活环境到增强医疗水平,从公共服务提升到基础设施建设……我县将高品质生活作为创造美好日子的重要内容,也是对新时代群众幸福需求的切实回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 主题

    2025
  • 回复

    2023
  • 积分

    6537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