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策”原则制定帮扶方案,确保今年完成8个贫困村退出、4267人贫困人口脱贫任务。狠抓产业扶持,大力推广“产联式”合作社扶贫。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土坯房整治,全面解决贫困户基本住房安全。扎实做好社会保障、医疗救助、教育资助、结对帮扶、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精心编制23个扶贫专项年度实施方案,切实解决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村“五有”突出问题。抓好督查考核、项目库资金监管、作风建设等工作。(责任单位: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县扶贫开发局牵头〕,各镇,盐井街道)
9.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推进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联治,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特别排放限值,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部门协作,共抓郪江流域水环境提升。开展全镇千吨万人饮用水源环境问题排查,落实《大英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祥凤寨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开展城镇污水和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大会战,开工建设13座、提标改造5座城镇污水处理厂(站),配套完善截污管网,提高污水收集能力和管理运营水平。深入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户)污染治理常态化。(责任单位:大英生态环境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发展改革局、县经科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农业农村局)
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10.加强金融风险防控。贯彻落实《全市银行业金融风险防控方案》,深化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支持银行机构分类处置不良贷款,推动全县银行机构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加强金融法治环境宣传及建设。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犯罪行为,全面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责任单位:县金融工作局、县法院、县经科局、县财政局、县国资局、县公安局、县发展改革局)
11.防范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建立国有企业债务风险动态监测机制,对偿债能力弱、现金流存在问题的国有企业,从严控制新增债务。在妥善处理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的基础上,逐步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推进国有企业去虚转实。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指导民营企业做好债务风险化解工作。(责任单位:县国资局、县发展改革局、县经科局、县财政局、县金融工作局)
12.严格政府债务管理。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科学把握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时序和规模,依法合规筹措发展资金,动态监管政府债务情况,确保政府债务余额严格控制在省政府下达限额内。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切实防范到期政府债券违约风险。有序推动隐性债务偿还化解,确保隐性债务只减不增。(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国资局)
五、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13.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扎实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实现本级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充分共享,努力实现“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条件,实行“容缺”受理,推行告知承诺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全流程总用时压减至90个工作日以内。推动商事制度改革,深化“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优化企业开办流程,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至5个工作日以内。(责任单位:县行政审批局、县发展改革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市场监管局)
14.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开展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维权援助平台,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支持企业开展专利运营,培育高价值专利。(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法院)
15.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措施。畅通民营企业反映诉求的渠道,降低民间资本进入市场门槛和初创企业登记门槛。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军民融合、污染防治等产业,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按照“3+1+1”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招引上下游企业,实现强链延链补链。组织民营企业参与民间投资项目定向推介活动,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实行民营投资项目秘书服务制度,助推项目加快建设。(责任单位:县经科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发展改革局、县商务经合局、县国资局、大英生态环境局)
六、做强特色产业链
16.加快构建“3+1+1”现代产业体系。树牢“成遂协同发展先行区、全国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战略定位,坚持特色化、协同化发展能源盐化工、化学新材料、汽车零配件及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全力做好盛马化工后续服务、中腾能源破产重整、久大蓬莱盐化和兴茂石化危化品搬迁入园等重点工作;加快鸿鹏新材料二期、蜀泰化工二期等化学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建设;大力引进一批汽车零配件及装备制造企业。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发展战略,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有机融合。以建设全国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为目标,深入推进“天府旅游名县”创建。编制《大英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县。(责任单位:县经科局、县发展改革局、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县商务经合局、县财政局、县行政审批局、大英经开区、文旅产业园)
17.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培育壮大新动能。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组织鸿鹏新材料、西南精密模具等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力争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系统评价企业33家。组织捷贝通、佳世特橡胶等企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创新能力。(责任单位:县经科局、县发展改革局、县商务经合局、县市场监管局、大英经开区)
18.加强产业创新载体建设。引导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签定校企(院企)合作协议,建立产学研用战略创新联盟。指导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创新平台,组织蜀泰化工等企业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创建省、市研发创新平台4家。持续推进大英县创新创业智造产业孵化中心建设。(责任单位:县经科局、县发展改革局、县创新创业服务中心)
19.开展质量提升和品牌创建行动。行业质量专家深入企业现场问诊,制定切合企业发展实际的质量提升行动方案,指导企业开展质量攻关和质量改进,确保全县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取得实效。推动“大英产品”向“大英品牌”转变。探索建立品牌保护跨区域联合执法机制,为推动大英品质革命和品牌建设营造公平公正、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经科局、县商务经合局、县农业农村局)
20.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新模式、新技术、新机制、新生态、新领军人物“五新”发展路径。引导企业参加“惠民购物全川行”“川货全国行”“万企出国门”和西博会、科博会等重大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推动更大规模“大英造”走出去。(责任单位:县商务经合局、县发展改革局、县经科局)
21.聚力打造文旅强县。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大力促进老城升级改造,启动海绵城市建设,实施“城市病”治理行动,提升城市承载力。将文化旅游特色融入到城市建设中,积极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努力建设全国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推动卓筒井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支持卓筒井考古遗址公园发展研学旅游,打造国家5A级景区,浪漫地中海建设国际高科技体验式文化旅游度假区,中国死海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丝路环球文旅城建设浸入式文旅产业城和国家级文旅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四大核心景区”,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深入打造以卓筒井文明、象山花锣鼓、蓬莱大乐、徐氏泥彩塑等为代表的大英文旅品牌,充分挖掘农耕文化、水果产业、历史人文、古典建筑等资源,打造一批特色镇村、特色景区、特色民宿、特色休闲基地,形成文化品牌突出、特色业态丰富、配套设施完整、服务要素齐全的遂大快捷通道乡村旅游振兴示范带和蓬乐路农文旅观光带。(责任单位: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镇,盐井街道)
七、畅通国民经济循环